崇祯时期守着大量财富的大臣们,为何不拿钱出来救国?
其实很简单,人都会本能的维护自己的财富,非到万不得已不会交给别人。
人类也是哺乳动物。
普通的哺乳动物猎取到食物以后,除了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分享以外,连配偶也不允许随便占有。
雌性动物为了保住自己和孩子的食物,往往同外来争夺者做生死的搏斗。
因为一旦食物被抢走,雌性动物和孩子就很容易饿死。
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这个法则对于人类同样有效。
在封建王朝的末年,随着王朝的更替,会出现统治者换人的客观情况。
但是,统治者换人往往只是最高层的权贵集团受到一些影响。这些权贵集团主要指的是皇族成员,比如宋代的赵家、明代的朱家、满清的爱新觉罗和八大铁帽子王。
而中高级官僚和财主往往影响不大,大部分王朝更替后这些官僚和财主大多可以保持财产。
一些运气好的人物,甚至可以保持地位。
就像三国演义中,鲁肃曾经对孙权说的那样:如今我投降曹操,曹操理当送我回到故乡,品评我的声名地位,总还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交游士大夫,慢慢升迁上去,也少不了做个州郡长官。而主公您迎降曹操,将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凶多吉少,可能年性命都保不住。
道理其实就是这样。
崇祯时期那些大臣和财主,并不认为李自成来了以后,会把他们怎么样,只要他们决定效忠李自成。
其实,这些大臣和财主,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崇祯赢了应该怎么处理,如果李自成赢了怎么处理。
当时随着孙传庭汝州惨败后,明军关内最后的机动部队已经被歼灭,再也没有挡住四处移动的李自成农民军能力。
这点,大臣们和财主们都心知肚明,崇祯已经必败无疑。
这种情况下,他们拿出自己的钱去赞助崇祯,岂不是铁定打水漂。
这种傻事谁会去做呢?
况且,崇祯此人的心里不好琢磨。明代官员的收入其实是有限的,他们大部分收入来自灰色收入。如果大臣拿出超出自己薪水的捐款,反而变相证明自己贪污,说不定先被崇祯杀掉了。
明代对于贪官,都是使用酷刑,有时候还要剥皮萱草处死。
结果就是:结果首辅大臣魏德藻才出500两,其余大臣好歹象征性的出了几十两,还叫苦连天,要砸锅卖铁、卖房子买儿女,各种装样子。崇祯无奈恳求岳父周奎帮忙,极为有钱的周奎竟然也只出一万两。周皇后面子上挂不住,变卖私物凑了五千两,交给崇祯,算是自己父亲捐的。结果,这些大臣一共捐助不过约100万两,当然是不够军费开销冰山一角的。当时辽东的军费,一年最起码几百万两,还不是大规模战争,只是防御。
说起来,倒是老百姓还算不错。穷人有的连家底都捐出来,一个白发老人捐出毕生积蓄400两。
崇祯还封了那个老头一个锦衣千户的职位,想要让天下人看看。
可惜当时崇祯控制的北方地区,已经很有限了,大部分都是饿殍遍地,老百姓濒于饿死,哪里有钱捐款。
最终就是,崇祯筹集不到军费,无法阻止新的军队对抗李自成。
其实,崇祯已经尽了力。当时明朝已经到了末年,财政严重赤字,入不敷出。
据史料记载,崇祯上任后接了一个烂摊子,自己省吃俭用,宫女不够用了,也不敢扩招,他甚至把宫里的金银器皿、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了,充作军饷,还把宫里储存的人参等物品也变卖了。
可惜,由于每年巨大的军费开销,单靠节省开支是无用的。
有人问,崇祯为什么不把大臣们抄家呢?当时国家濒于灭亡,如果再将大臣都杀了,等于自寻死路了,不能抄家。
李自成攻打到北京的时候,禁军因缺少军饷、士气低落,加上城里流行鼠疫,基本一哄而散。
崇祯自杀而死,大臣们无动于衷,有的还巴结李自成,准备改朝换代做个一官半职。
谁知道,李自成可是土匪出生,同崇祯不同。
李自成让大将刘宗敏出面搞钱。
刘宗敏直接将这些人抓起来,施以酷刑,让他们交出财产:常用夹棍,夹棍上有棱,有铁钉相连,凡不从者,必将夹碎他们的手足,后者痛不欲生。刘还觉得力度不够,于是命人在门口树立了两根柱子,作为凌迟专用,犯人无不闻风丧胆。
这种情况下,大臣们和财主们将全部家产献出以求活命。
刘宗敏搞到多少钱呢?共获银七千万两,铸成银饼,约数万块,后来用骡车运至西安。
其中哭穷的周奎,家中超出现银52万两,还有奇珍无数,价值少数也有二三百万两。
崇祯哭求才搞到100万两,刘宗敏直接抄家搞到7000万两。
可以说,这些大臣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说自作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