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独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虑和衡量。
第一、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第二、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和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等等。
第三、 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分析。
衡量心理健康时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二、 心理健康的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十标准:
(一)心理活动维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映各有不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激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生活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力。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严重身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的情绪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身体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上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四)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
(五)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绪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容易受暗示。
(六)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健康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效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效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绪,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是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绪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怕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八)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那么,我们可以说,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十)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采取主动性的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的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独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虑和衡量。
第一、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第二、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和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等等。
第三、 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分析。
衡量心理健康时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二、 心理健康的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十标准:
(一)心理活动维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映各有不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激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生活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力。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严重身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的情绪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身体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上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四)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
(五)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绪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容易受暗示。
(六)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健康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效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效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绪,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是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绪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怕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八)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那么,我们可以说,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十)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采取主动性的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的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展开全部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
1.适应能力 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固然,人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而且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毕竟不能脱离自己生存的环境(含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内环境等)。人在一生中,这些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些变化很大。由于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被动的适应和主动的适应,都是必要的。
能否对变动着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如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人人都会有些紧张。有人能随遇而安很快适应,有人则拖延很久,甚至焦虑不安、血压上升、心悸、睡眠障碍、出现各类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再如怕见生人,不能出差等都是适应能力较差的表现。
适应能力除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与灵活性有关外。还受生活经历和学习锻炼的影响。
2.耐受力 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统称为耐受力。不同个体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如亲人不幸死亡,有人悲痛欲绝,号哭不止;有人则虽受强烈的情感打击但仍可理智处之;有人则可能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除从精神刺激、社会变故的强度来区分耐受力外,耐受力的不同,还表现为对刺激的时间持续性方面。生活中有一类精神刺激虽然不是十分强烈,但是频繁出现或持续存在,有人可以耐受短暂的强烈刺激,但在慢性精神折磨持续存在的情境下出现心理异常,以至人格改变、精神萎缩,甚至发生心身疾病。有人虽然终生伴随有种种精神刺激,却并不导致心理上严重问题;还有的人能把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带来的种种不快变为生活奋斗的动力;也有在几科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奋发图强做出好成绩者。对于种种强的或慢性的精神刺激,有人会因之留下终生影响,一有反复就会出现心理的或躯体的症状和不良反应;有人则无论怎样,都能坦然处之,工作、生活正常。
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强弱类型及活动特点对个体耐受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作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认知和评价水平。耐受力水平的提高更依赖于自觉确立的进步人生观和生活信念及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没有崇高的人生目标,没有科学的信仰,没有为真、善、美奋斗的理想和决心,对生活中出现的变故和精神打击是难以应对的。特别是频繁的、持久的精神压力和刺激更是对世界
1.适应能力 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固然,人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而且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毕竟不能脱离自己生存的环境(含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内环境等)。人在一生中,这些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些变化很大。由于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被动的适应和主动的适应,都是必要的。
能否对变动着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如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人人都会有些紧张。有人能随遇而安很快适应,有人则拖延很久,甚至焦虑不安、血压上升、心悸、睡眠障碍、出现各类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再如怕见生人,不能出差等都是适应能力较差的表现。
适应能力除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与灵活性有关外。还受生活经历和学习锻炼的影响。
2.耐受力 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统称为耐受力。不同个体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如亲人不幸死亡,有人悲痛欲绝,号哭不止;有人则虽受强烈的情感打击但仍可理智处之;有人则可能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除从精神刺激、社会变故的强度来区分耐受力外,耐受力的不同,还表现为对刺激的时间持续性方面。生活中有一类精神刺激虽然不是十分强烈,但是频繁出现或持续存在,有人可以耐受短暂的强烈刺激,但在慢性精神折磨持续存在的情境下出现心理异常,以至人格改变、精神萎缩,甚至发生心身疾病。有人虽然终生伴随有种种精神刺激,却并不导致心理上严重问题;还有的人能把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带来的种种不快变为生活奋斗的动力;也有在几科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奋发图强做出好成绩者。对于种种强的或慢性的精神刺激,有人会因之留下终生影响,一有反复就会出现心理的或躯体的症状和不良反应;有人则无论怎样,都能坦然处之,工作、生活正常。
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强弱类型及活动特点对个体耐受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作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认知和评价水平。耐受力水平的提高更依赖于自觉确立的进步人生观和生活信念及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没有崇高的人生目标,没有科学的信仰,没有为真、善、美奋斗的理想和决心,对生活中出现的变故和精神打击是难以应对的。特别是频繁的、持久的精神压力和刺激更是对世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文革”期间,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心理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强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强一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业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神经衰弱患者,失眠患者,都属于周期节律性出了问题。
4.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某一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经验少的人较经验多者易受暗示。
6.心理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遭受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另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那么,我们可以说,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
9.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生存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文革”期间,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心理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强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强一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业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神经衰弱患者,失眠患者,都属于周期节律性出了问题。
4.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某一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经验少的人较经验多者易受暗示。
6.心理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遭受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另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那么,我们可以说,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
9.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生存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衡量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要能以衡量判定个体心理状态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否良好。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多个学者相继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极盛等人(1984)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六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
(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
(5)人际关系的适应。
许又新(1988)提出,应该按三种标准来全面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提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虑和衡量。
(1)体验标准即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2)操作标准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
(3)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的考察分析,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到了20世纪90年代,李百珍提出七条标准:
(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5)心理健康者有社会责任心;
(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黄希庭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能够悦纳自我;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有较强的自制力;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
新世纪以来,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张长力等人认为,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十条:
(1)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素质的恰当评估,正视自身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不以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爱、自尊、自信;
(2)正视现实,适应社会;
(3)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对维护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人际关系紧张或自我封闭,必然影响心理健康;
(4)智力正常;
(5)情绪自控;
(6)积极的人生态度;
(7)人格完整统一。人格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与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统一,要求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和谐统一,没有分裂和自相矛盾的现象;
(8)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
(9)适当满足个人需要,生存、安全、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等合理需要的适当满足能够防止心理失衡;
(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
蔡焯基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3)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4)人际关系和谐良好;
(5)角色功能协调统一;
(6)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在不同时代,每个学者都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尚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分析中外心理学者的看法,几乎可以看出所有的专家都认同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把社会适应程度的高低看作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文章选自《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基础读本》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多个学者相继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极盛等人(1984)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六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
(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
(5)人际关系的适应。
许又新(1988)提出,应该按三种标准来全面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提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虑和衡量。
(1)体验标准即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2)操作标准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
(3)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的考察分析,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到了20世纪90年代,李百珍提出七条标准:
(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5)心理健康者有社会责任心;
(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黄希庭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能够悦纳自我;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有较强的自制力;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
新世纪以来,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张长力等人认为,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十条:
(1)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素质的恰当评估,正视自身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不以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爱、自尊、自信;
(2)正视现实,适应社会;
(3)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对维护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人际关系紧张或自我封闭,必然影响心理健康;
(4)智力正常;
(5)情绪自控;
(6)积极的人生态度;
(7)人格完整统一。人格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与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统一,要求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和谐统一,没有分裂和自相矛盾的现象;
(8)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
(9)适当满足个人需要,生存、安全、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等合理需要的适当满足能够防止心理失衡;
(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
蔡焯基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3)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4)人际关系和谐良好;
(5)角色功能协调统一;
(6)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在不同时代,每个学者都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尚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分析中外心理学者的看法,几乎可以看出所有的专家都认同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把社会适应程度的高低看作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文章选自《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基础读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