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中为何总是夹杂着几个“汉字”?日本人为何要造出两套文字?
我们时常会在日本进口商品的介绍书上看到一些日本文字,即使对日文一窍不通,我们依然能够多多少少认识几个“日本文字”,这是为什么呢?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密密麻麻“不知所云”的日本文字中,竟然夹杂着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大多数是没有被简化的繁体字,或是发生了“变形”。
除此以外,从日文的书写结构中,我们也能够捕捉到汉字书法的影子,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据史料文献和日本考古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已经从东辽、朝鲜一带传入日本的福冈、九州等多地。汉字的形体如小篆、隶书等经过贸易往来同样被带到日本,这被日本人视为神圣而庄严的幸运符号,引来了大批日本人效仿。久而久之,日本文字在写法和笔锋上变得和汉字尤为接近……我们知道,日本文字中“假名”包括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01
日本语,简称日语,日语的书写文字即是日文。日文是日本列岛的大和民族通用的文字,在互联网语言使用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排到了第四位。日文的特征之一就是其书写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和汉字相比,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想必是“小巫见大巫”!日语,在形态学上属于黏着语,在词汇方面除了本土文字,又容纳了别国传入的文字,这些“外来语”主要包括汉字和英文字。相比于英语的系统和单调,日文和中文一样,有着发达的敬语体系,在口语和书面语上均有男女老少、普通与郑重、尊称与谦称之分,更具“人情味”。因此,对于老外来说,学习日语的困难程度绝不小于学习中文!
唐高宗时期,唐朝军队在朝鲜和日本军队首次交锋,最后日本军队铩羽而归。从此之后,日本全面向唐朝看齐,派遣众多学者学习中国文化与语言文字,学习唐朝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在盛唐时期,来到大唐的日本人多达数万人。日本借鉴唐代的汉字,逐渐修缮日文。毋庸置疑,日本是一个十分好学的国家,时至今日,这一优点仍然值得世界上的诸多国家学习。
随着日语文字的演变,在日本本土逐渐形成了片假名和平假名,日语中平假名的前身是汉字的草书形式,多用于书写本土语言。平假名在形成早期主要用于抒情,多为女子所用,男子则多使用汉字书写和表达;片假名则借鉴了汉字的楷书形式,多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形成特殊的字符。片假名以“一音一字”为标准,字字固定,“一板一眼”。有趣的是,日语中片假名只是一个表示音的文字符,大多数人单单看到片假名是不知道该词的具体意思的。
02
此外,片假名和平假名的使用对象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早在片假名形成初期,它本身就已经拥有特殊的地位。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允许使用片假名的,片假名多为佛教修教士所用,最早只是用来给佛经的文宗作记号,以便于迅速查阅和记录。之所以用片假名作记号,是因为它的写法棱角分明,形式简单,可以达到速记的要求。
片假名产生于平安时代,直到明治时期才被统一确立,在此之前存在一个发音对应多个片假名的现象。片假名对于日本人来说,主要有三个用途:表示外来语、表示人名和强调词句。日本人把海外日裔的名字以片假名来表示,意在强调这些日裔已经不再拥有日本国籍,这是日本的惯例。至于平假名,它是为了写物语和和歌而生,在现代日语中,平假名用来表示固定词汇和文法,为日文汉字注音。平假名曾被作为男女文字“势不两立”的表征,是日本一个时代的象征。
结语
日文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如同汉字中的拼音,是发音之本。片假名借鉴了汉字的楷书,而平假名则借鉴了汉字的草书。因此,日本文字和中文写法如此相像,甚至包含着汉字,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