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在岳飞被害以后,对他的妻子儿女都做了些什么?
人与人相处,关系的好与坏,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会水落石出。所谓的关键时刻,就是人有难时,所谓患难见真情。但是,一个人真要到了难时,平时那些“义气相投”的朋友哥们儿却不知消失到哪个爪哇国去眯觉了。难怪人们会说,这世上少的是雪中送碳之情,多的是落井下石之手。
比如,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明朝将领袁崇焕,后因多项罪名遭指控,诸如“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等,遭到魏忠贤等人的弹劾,加之皇太极又巧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这个本来是大明江山最后的重要依靠,临刑时,却遭受京城百姓争相抢食其肉的惨烈。
再如岳飞,作为南宋初年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率领的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岳飞重视团结民间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然而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为了除掉他这个议和路上的绊脚石,秦桧等人不惜罗织罪名,也要置岳飞父子于死地。
最初审理此案的大理寺丞李若朴及何彦猷认为岳飞为无罪,结果被双双给开除了公职。当此难时,只有他曾经的战友、早已赋闲的韩世忠出来质问秦桧,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指被奸人捏造的张宪与岳飞父子商量谋反的书信)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还有一位布衣刘允升,也上书为岳飞等人申冤,结果被下大理寺处死了。从此,岳飞曾经的朋友们早已为求自保而沉默不语,任由奸佞屑小以“莫须有”的罪外处死。
岳飞被害后,秦桧是怎么对待岳飞的妻子儿女的呢?岳飞一共有5个儿子,除长子岳云与他一起被杀害外,另外的4个儿子(岳雷16岁,岳霖12岁,岳震7岁,岳霭3岁)连带家属,秦桧分别被流放到洞庭湖以南的蛮荒之地,以及福建之北的崇山峻岭之间,每月仅给少量米粮,条件十分恶劣,生活特别艰苦。
沉默不语就是“善良”,更有落井下石者,才最令人切齿。比如,岳飞有个部下叫姚岳,在岳飞出事前后,姚岳变脸比天气的阴晴都快。姚岳本是西安人。南宋初,陕西陷落,姚岳逃奔四川,于绍兴二年(1132年)考中流寓进士。当时,岳飞任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岳飞在一次偶遇姚岳后,觉得两人有缘,因为岳飞的母亲姓姚,自己姓岳,再碰到个叫姚岳的,当然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啊,于是,立即给他安排了工作,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
谁知,正是这个姚岳,在岳飞被人陷害获罪之际,极力要与岳飞撇清关系,他矢口否认曾在岳飞的手下干过。为了表达他与岳飞是两个坑的人,他还给宋高宗上了一道建议函,请求将地名中有“岳”字都改掉,比如岳州改为纯州,岳阳军改为华容军等。不想,宋高宗竟然“从谏如流”,接受了这一堪称“史上最荒唐的建议”。
更可气的是,当岳飞的家人流放到福建后,竟有一位时任漳州知州的读书人上书朝廷,建议取消对岳飞妻小仅有的一点米粮供应,说是这样,不用皇上动手,不可以“斩草除根”,真是龌龊卑鄙至极。好在这一“提议”高宗并未理睬,这才保住了岳家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