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如果没有霍去病和卫青两员大将,他还能打赢匈奴吗?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国强民富关键在于有一个类似于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伟大君王,以汉武大帝之神武,如果没有卫青,霍去病二位杰出的优秀将帅,仍然会有很多杰出优秀的将领了脱影而岀,如大将军窦婴,韩安国,程不识,赵破奴,赵信,等等,但可能就没有那么伟大惊耸的大决战和战果,当时仍有许多年轻有为的将领,可惜因为卫青霍去病太过于光鲜靓丽,掩盖埋漠了许多杰出的将领,汉武大帝用人唯亲,在其后的岁月中偏用呆瓜将军李广利,只能带来无尽的羞辱和败绩。
首先,中国从不缺人才,缺的是赏识人才的伯乐。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汉武帝这个伯乐在,肯定会有其他人才的。
其次,西汉开国到汉武帝,已经七十多年,经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国家已经远超匈奴。灭国战就是烧钱,谁的国力雄厚,谁能撑到最后。
还有,汉朝的一项规定“非军功不能封侯,非侯不能为卿”。书生想要做到人臣的极致,就要有军功。所以,汉朝有大量文武兼备的人才。
最后,就是士气或者是仇恨。对匈奴的仇恨,白登山刘邦被围,匈奴不时南下掠夺,已经结下世仇。汉民族从来都是记仇的。《春秋》记载有报九世之仇,古人一世30年,270年还要报仇,白登山之围到汉武才70年,三世不到,肯定要报仇。就像今天的兔子与脚盆鸡。
武帝继位时,从国家层面看经“文景之治”积累,大汉经济繁盛,可谓国富民强。
在看治国方面,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垄断,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最重要的用人上,武帝“唯才是举”可谓做到极致,如削藩主父偃,经济桑弘羊,能吏朱买臣、张汤等,皆平民出身,因为才能被武帝所用,就连贤后卫子夫,也是奴婢出身。
所以与之关联的,卫青、霍去病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结果,武帝的能识英才和个人魄力,才是最终击溃匈奴的最大保障。诚然,如果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天才军事能力,对匈奴的作战成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但是对于总的战局而言,并不会有致命的影响。
因此,即使没有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也是毫无悬念的。
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大举入侵,汉兵分四路出击。其余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一路在龙城之战获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爆发漠南之战。卫青利用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喜出望外,特派使者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