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蛋白尿?蛋白尿有哪些危害?
研究者认为,筛查蛋白尿变化有助于发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高卒中风险者。对于存在蛋白尿(尤其是持续性蛋白尿)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考虑早期干预,以预防疾病进展并潜在降低卒中风险。尿蛋白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当然,某些非肾脏损伤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比如剧烈运动后、高热、寒冻、肾静脉畸形、尿液被血液、脓液、精子、阴道分泌物污染等,但这些情况较少见,而且易被识别。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另外尿蛋白中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和一些微量元素,大量丢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同时,还会使病人患有高脂血症,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 肾小球性蛋白尿,它主要是由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引起的,有少部分是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改变而引起的。当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时,血液中蛋白质被肾小球滤过,蛋白尿就产生了。
肾小管也是肾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重新的能力下降时,很多在肾小管外的疾病和原因都能影响肾小管的功能,比如一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中毒(镉、铅、庆大霉素等)都会造成。
什么是蛋白尿?
当24小时尿蛋白输出超过150 mg时,通过常规临床检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蛋白尿,一种是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健康人受到一定刺激时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当刺激解除后,蛋白尿消失。病理性蛋白尿(又称持续性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或影响肾脏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会持续到疾病治愈。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四种: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胰蛋白尿;组织蛋白尿。
尿蛋白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1.水肿:长期蛋白尿也可能引起低蛋白血症,主要是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水会渗透到腔隙或间质内。
2.肾脏损伤:蛋白尿也可能对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主要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质会使尿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
3.感染:蛋白尿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从而导致体内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碍,还会引起患者肺部、皮肤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4.高脂血症的形成:需要蛋白质作为脂肪运输的载体。当血液中的蛋白质减少时,脂肪不能很好地运输,脂肪在人体内堆积,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5.蛋白尿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缺氧加重。由于蛋白尿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质,需要额外的能量,可引起肾小管缺氧,损伤血管细胞。
6.患有蛋白尿也可能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
7.蛋白尿也会引起高血脂,从而增加血液粘度,引起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
如何降低尿蛋白?
蛋白尿是肾损伤的结果,肾损伤的治疗可以降低尿蛋白。如果肾损害是自身免疫引起的,激素可以降低尿蛋白。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肾损伤,大量使用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也能降低尿蛋白。这就是临床上使用这两种降压药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原因。一般来说,尿蛋白降低到0.3g/24h以下比较安全。
蛋白尿危害很大,首先是损伤肾脏,导致肾小球炎症发生,蛋白质下降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尿液中蛋白量较多,多见于肾病综合症,需要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