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背景故事是什么?

 我来答
教育暖暖风
高能答主

2021-12-30 · 为你解答问题的热心市民
教育暖暖风
采纳数:2338 获赞数:20048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致爱丽丝》背景故事是贝多芬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特蕾莎·玛尔法蒂所创作。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他写下这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

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乐曲的原名《致特蕾莎》。

《致爱丽丝》音乐鉴赏

《致爱丽丝》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致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喋庚农t
2023-06-19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745万
展开全部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四十岁时为他的学生特蕾莎·玛尔法蒂所创作。1808-1810年间,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特蕾莎·玛尔法蒂十八岁生日时,贝多芬为她创作了《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但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乐曲的原名《致特蕾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