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小人物,谁最可敬?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2018年10月30日晚7点多,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出来。我赶快去微博上搜,希望又是一次谣言。但这次没有辟谣的,大家都在转发悼念。
我在小餐馆里呆坐了一下,放下筷子,跑出去给老爸打电话:爸,金老爷子真的去世了。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低沉声音传过来一句:知道了。
印象中,我第一次听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华山论剑”等这些词,不是从电视上,是从老爸的口中,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厨房里。
老爸喜欢做菜,我喜欢看老爸做菜。他在锅前灶后忙活着,从来不需要帮手,我就站在一旁,只管看,只管听。“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纪晓岚”这些词,我最早也是在厨房听到。
锅里微火煎着小鱼,或螃蟹;夏天傍晚,用五花肉和豆角做焖面,再煮一锅绿豆粥放凉;我和姐姐最馋的是,放入了鳝鱼蒸出来的鸡蛋羹,出锅时,再点几滴香油,鲜美极了。
别人有睡前故事,我小时候是饭前故事。站在锅前,看着馋,我直吞口水,故事敌不过美食的诱惑,大多没记住,有些菜的做法倒是记得。
常常还没出锅,我就急不可耐拿筷子去夹,与此同时,装模做样问个问题,“第二次华山论剑最后谁赢了”“老顽童是真疯了还是装疯卖傻呀”,为的是堵住老爸的嘴,好不说我。
看书、爱吃、偶尔下厨的嗜好,是小时候实打实在厨房里熏出来的,不是熏陶,哈哈哈哈哈。
听老妈说,刚结婚那几年,老爸一有空就闷在家里看小说,也不做家务,为此她把一些书藏起来。
我后来看到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就是柜子里翻出来的,叫“剑魔独孤求败”,很厚一本,盗版的,纸质很差,我却看得入迷。
以至于到了中学,在书摊上买盗版的武侠小说,我总在翻找以“剑魔”为名的那本。
后来才知道,那本不是金庸写的,独孤求败是未出场的人物,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中有些笔墨,传于江湖英雄之口;武功出神入化,求一败而不得,遂隐居山谷,与雕为友。金庸文笔也好太多。
真正细致品读金庸武侠小说,是大学时候,那时也看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图书馆里的武侠小说也都被大家翻得很破。
有时候在家,看到电视上翻拍的武侠,老爸说,没法看了,香港拍的那几部还不错,最好还是再看金老爷子的书。
二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金庸笔下武侠人物,你最喜欢谁?我简单梳理了一下这些年看书的感受。
最早是独孤求败,虽然最初看的盗版,但那种绝世高人,江湖无敌,深藏功与名的潇洒神秘,甚至孤独,是儿时对侠的最初感觉。
然后喜欢乔峰,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做大英雄,凭借天赋和勤奋,不断打怪升级,闯荡一番事业,顶天立地,义薄云天。
再后来喜欢杨过,管他的世俗眼光,管他的仁义道德,只想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只想跟最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求无愧于心,只听从内心。
再然后喜欢令狐冲,人世间走一遭,该是坦坦荡荡,不做小人,但也不做君子,做君子太累。光明磊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没有不必要的欲望,不受不必要的束缚,自由自在,逍遥快活。
近来,地铁上再看笑傲江湖,看到黄钟公死了那一幕,内心凄然,觉得黄钟公也不失为江湖人物,算得上是侠。
黄钟公,是日月神教之下属,江南四友之首;骨瘦如柴,双目有神,内力强劲,擅长七弦无形剑;嗜好“琴棋书画”之琴,隐居于杭州梅庄;
他因贪恋笑傲江湖琴谱,被令狐冲和向问天用计救出任我行,后不愿重新归顺于任我行,自杀身亡。
临死前,他说道:
“我四兄弟身入日月神教,本意是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好好作一番事业。但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四兄弟早萌退志。东方教主接任之后,宠信奸佞,锄除教中老兄弟。我四人更是心灰意懒,讨此差使,一来得以远离黑木崖,不必与人勾心斗角,二来闲居西湖,琴书遣怀。十二年来,清福也已享得够了。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就如此……”
黄钟公曾有意救令狐冲,欲介绍杀人名医平一指,或写信给方证大师,可见他当年在江湖,其实也不是泛泛之辈。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黄钟公厌倦江湖,隐居于梅庄,琴书遣怀,只能算小隐;偏安于一隅,享受清福,不问世事,更算不上大侠。
但是此等人物,是何等有骨气,有性格。江湖套路我都懂,但我厌倦了,我已经不屑于你们的套路了,苟活下来不难,但我执意赴死。江湖于我,已经没意思了。
内心凄然,也生出敬意。而此感受,在我读三国时也曾有过。陈宫和吕布被曹操擒住,曹操惜才欲劝陈宫投降,再次跟随自己,但陈宫漠然拒绝。
他不为自己的才华可惜,不感叹生不逢时,未遇明主。曹操在众人眼里可能是明主,陈宫也能看出他的才能和抱负。
但他俩误杀吕伯奢一家后,曹操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允天下人负我”那刻,陈宫决意离去,不与操为伍。
你有雄心大志怎么样,你是大人物又怎样,我就不稀得再跟随,我有我的原则和骨气。不识时务怎么样,做小人物又怎么样,死又怎样,我就要按我坚持的那点东西行事。
生于乱世,陈宫偏偏要讲气节和原则。混迹江湖,黄钟公不愿再苟且求生。
看得通透后的孤愤与任性,也是一种坦荡自在。
陈宫与黄钟公是一类人,他们没有好结局,让人心有戚戚,但生出敬意。
可能不少人都有类似变化吧,已不再向往大侠那般独步江湖,快意恩仇;只愿做一个无名小侠,只求在纷乱的江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活出点尊严和骨气。
人生无常,若运气好,能享一些清福,识一些雅趣,快意一段时间,得意一两件事,就足矣了。
可能年纪越大,越不会看到大英雄而热血澎拜,却会因小人物而动容。可能他们离常人最近。
2018年10月30日晚7点多,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出来。我赶快去微博上搜,希望又是一次谣言。但这次没有辟谣的,大家都在转发悼念。
我在小餐馆里呆坐了一下,放下筷子,跑出去给老爸打电话:爸,金老爷子真的去世了。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低沉声音传过来一句:知道了。
印象中,我第一次听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华山论剑”等这些词,不是从电视上,是从老爸的口中,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厨房里。
老爸喜欢做菜,我喜欢看老爸做菜。他在锅前灶后忙活着,从来不需要帮手,我就站在一旁,只管看,只管听。“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纪晓岚”这些词,我最早也是在厨房听到。
锅里微火煎着小鱼,或螃蟹;夏天傍晚,用五花肉和豆角做焖面,再煮一锅绿豆粥放凉;我和姐姐最馋的是,放入了鳝鱼蒸出来的鸡蛋羹,出锅时,再点几滴香油,鲜美极了。
别人有睡前故事,我小时候是饭前故事。站在锅前,看着馋,我直吞口水,故事敌不过美食的诱惑,大多没记住,有些菜的做法倒是记得。
常常还没出锅,我就急不可耐拿筷子去夹,与此同时,装模做样问个问题,“第二次华山论剑最后谁赢了”“老顽童是真疯了还是装疯卖傻呀”,为的是堵住老爸的嘴,好不说我。
看书、爱吃、偶尔下厨的嗜好,是小时候实打实在厨房里熏出来的,不是熏陶,哈哈哈哈哈。
听老妈说,刚结婚那几年,老爸一有空就闷在家里看小说,也不做家务,为此她把一些书藏起来。
我后来看到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就是柜子里翻出来的,叫“剑魔独孤求败”,很厚一本,盗版的,纸质很差,我却看得入迷。
以至于到了中学,在书摊上买盗版的武侠小说,我总在翻找以“剑魔”为名的那本。
后来才知道,那本不是金庸写的,独孤求败是未出场的人物,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中有些笔墨,传于江湖英雄之口;武功出神入化,求一败而不得,遂隐居山谷,与雕为友。金庸文笔也好太多。
真正细致品读金庸武侠小说,是大学时候,那时也看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图书馆里的武侠小说也都被大家翻得很破。
有时候在家,看到电视上翻拍的武侠,老爸说,没法看了,香港拍的那几部还不错,最好还是再看金老爷子的书。
二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金庸笔下武侠人物,你最喜欢谁?我简单梳理了一下这些年看书的感受。
最早是独孤求败,虽然最初看的盗版,但那种绝世高人,江湖无敌,深藏功与名的潇洒神秘,甚至孤独,是儿时对侠的最初感觉。
然后喜欢乔峰,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做大英雄,凭借天赋和勤奋,不断打怪升级,闯荡一番事业,顶天立地,义薄云天。
再后来喜欢杨过,管他的世俗眼光,管他的仁义道德,只想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只想跟最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求无愧于心,只听从内心。
再然后喜欢令狐冲,人世间走一遭,该是坦坦荡荡,不做小人,但也不做君子,做君子太累。光明磊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没有不必要的欲望,不受不必要的束缚,自由自在,逍遥快活。
近来,地铁上再看笑傲江湖,看到黄钟公死了那一幕,内心凄然,觉得黄钟公也不失为江湖人物,算得上是侠。
黄钟公,是日月神教之下属,江南四友之首;骨瘦如柴,双目有神,内力强劲,擅长七弦无形剑;嗜好“琴棋书画”之琴,隐居于杭州梅庄;
他因贪恋笑傲江湖琴谱,被令狐冲和向问天用计救出任我行,后不愿重新归顺于任我行,自杀身亡。
临死前,他说道:
“我四兄弟身入日月神教,本意是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好好作一番事业。但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四兄弟早萌退志。东方教主接任之后,宠信奸佞,锄除教中老兄弟。我四人更是心灰意懒,讨此差使,一来得以远离黑木崖,不必与人勾心斗角,二来闲居西湖,琴书遣怀。十二年来,清福也已享得够了。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就如此……”
黄钟公曾有意救令狐冲,欲介绍杀人名医平一指,或写信给方证大师,可见他当年在江湖,其实也不是泛泛之辈。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黄钟公厌倦江湖,隐居于梅庄,琴书遣怀,只能算小隐;偏安于一隅,享受清福,不问世事,更算不上大侠。
但是此等人物,是何等有骨气,有性格。江湖套路我都懂,但我厌倦了,我已经不屑于你们的套路了,苟活下来不难,但我执意赴死。江湖于我,已经没意思了。
内心凄然,也生出敬意。而此感受,在我读三国时也曾有过。陈宫和吕布被曹操擒住,曹操惜才欲劝陈宫投降,再次跟随自己,但陈宫漠然拒绝。
他不为自己的才华可惜,不感叹生不逢时,未遇明主。曹操在众人眼里可能是明主,陈宫也能看出他的才能和抱负。
但他俩误杀吕伯奢一家后,曹操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允天下人负我”那刻,陈宫决意离去,不与操为伍。
你有雄心大志怎么样,你是大人物又怎样,我就不稀得再跟随,我有我的原则和骨气。不识时务怎么样,做小人物又怎么样,死又怎样,我就要按我坚持的那点东西行事。
生于乱世,陈宫偏偏要讲气节和原则。混迹江湖,黄钟公不愿再苟且求生。
看得通透后的孤愤与任性,也是一种坦荡自在。
陈宫与黄钟公是一类人,他们没有好结局,让人心有戚戚,但生出敬意。
可能不少人都有类似变化吧,已不再向往大侠那般独步江湖,快意恩仇;只愿做一个无名小侠,只求在纷乱的江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活出点尊严和骨气。
人生无常,若运气好,能享一些清福,识一些雅趣,快意一段时间,得意一两件事,就足矣了。
可能年纪越大,越不会看到大英雄而热血澎拜,却会因小人物而动容。可能他们离常人最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