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感悟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7-2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本章大概的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取舍。

对于十二章的这几句话,我深有感触。

特别是现代这智能手机的社会,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美景,美图,美女,美食,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看到最后不仅是眼花缭乱,还伴随着眼睛干涉和疲劳,近视不断地加深,成年人老花年轻化发展。我家就是开眼镜店的,接触了大量这样的顾客,就算是我们家里的人不是高度近视眼,就是老花越来越严重,整个就是一个致盲的趋势啊。

那些流行的摇滚音乐,迪厅的DJ舞曲,步行街上,很多店放着为招揽顾客而放的流行歌曲,听多了,就是噪音了。流行歌曲越来越追求音效与节奏,以及非常多的打击乐。听多了,我们已不能静下心来品鉴真正的好音乐:诸如古典的和经典的音乐。

至于追求味道,为何火锅如此受欢喜,因为其浓香、辣、麻等重口味不断地刺激着味蕾。像烤鱼,鱼鲜的本味也不足以打动味蕾,总之不浓香,不麻辢、不丰富不足吸引食客。还有海鲜,野味,令好食者趋之若鹜,最后导致各种病毒也蔓延,怪病滋生。

还有一有点饿就就吃,特别年轻人,动不动就一杯奶茶,一杯冰淇淋,好像很时尚。有很多人说:男人在外面打工吃10元钱的快餐,而女人喝16、17元的奶茶不带眨眼的, 同时大量的甜食为肥胖和糖尿病埋下伏笔。现在的零食花样百出,不断吸引着爱吃的你买买买。等到吃正餐时提不起食欲,味觉也不再灵敏,很多妈妈感叹变不出花样满足家人的胃口。

纵情的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从现在来讲,特别是从事卖鱼,杀猪,杀狗等生意的,是看着一条条生命在你手中挣扎和嚎叫中地死去,面对动物在失去生命时的挣扎和惊恐,有些人已完全麻森,甚至会是一种快感。那你的珍贵的慈悲心也渐渐麻木了,怎还会去体会别人的痛苦,又如何去谈爱他人,我们的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也将变得越来越冷漠。如果是君王,则更难体会国家的安危和老百姓的疾苦了。

当你拥有奇珍物品时,内心是无法平静的,因为总担心着损坏,被人惦记,还要放置到保险箱、还要安装监控设备或者专门再打造一个安置它的家具等等。另外,还要担心贬值,喜新厌旧而花时间处理,总之增添了不少的麻烦。甚至出现家庭成员为了争夺宝物又要演绎多少反目成仇的故事呢?而它对于我们的意义又有多少呢?而往往所有的好东西,当你一旦拥有就变得越来越不再珍贵!

所以老子就提出,作为统治者应该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否则哪有时间去体会老百性的疾苦和需求,甚至还走上亡国的道路。比如,唐明皇就是耽于对杨贵妃的美色而招致藩镇割据越演越烈,之后就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史。

对普通人也一样,稻盛和夫在《活法》这本书中说:我们现今的生活纷乱如麻,正处于前途未卜的不安分的时代,而正是处于这样的乱之中,更要重新审视人生的活法。

而两年来的疫情如巨石一般砸进每个人的生活让我们对幸福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不得不按下暂停键,重新审视人生,发现原来真正重要的东西屈指可数。

“断舍离”理念这些年一直都很流行,就是因为比起古代,我们普通人也处在物质过盛的时代,而推销过度又吸引着我们冲动性地买进我们原本不需要的东西。这些物品正是来满足我们的五味,满足我们耳朵、眼睛及身体的各种享受。

当我们的家中,塞满了各种物品,也正说明了我们的思想上也被塞满了各种想法以及各种欲望。所以,在这个时代,也确实需要一些动作来去除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让我们的空间变大,让我们的思绪变得灵敏,感受断舍离后的好心情和轻盈感。

其实本人是特别喜欢简单生活,在断舍离的指导下,家里不喜欢储存太多的无用之物,有些可以用的就结缘出去,家里清清爽爽,眼睛所触及是整洁干净及必要之物。这样让自己的大脑轻松,思路清晰。

我也是一个素食者,刚好最近18天来,每天吃一餐,体会是:当一天吃一餐时,首先充满了感恩,其次,不论是白米饭,还就是南瓜叶做的菜,我都觉得充满了奶香和甜香。

而音乐,歌舞、过度的化妆美容以及追求服饰等,我是基本绝缘,否则你容易沉湎其中,浪费宝贵的时间。特别是现在浪费了太多青少年时间的网络游戏,它刺激容易上瘾,真的是害人不浅。

这些五官的刺激不能给我们带来长远的快乐,而且永无满足之时,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心神不断地向外驰散、竞争。那么最后的结果,出现了各种疾病,尤其心理上的疾病越来越多,其实这些疾病跟我们的欲望炽盛是息息相关的。

而我们共同的欲望所感的自然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很多人在感叹,这地球怎么了?

当然经典上,特别是佛经里就有指出:洪水就是因为人的贪欲引起的,火灾是因为嗔心引起的,泥石流就是因为疑心引起的等等。一些寺院的山门上就写着“莫向外求”,告诉我们改造内心才是改造命运、改造世界的根本所在,这个再一次提醒我们,是凶是吉,先问问我们的心怎么了?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足矣。古来的修行人,为断除对住房的执念,是在树下住(而且每个晚上不能在同一棵树下住)、林间住、坟头住,穿的衣服则不超过三件,吃的当然是乞食而来,而且要挨家挨户不能挑。

比起他们,我们已经是很富有了,那我们是否有一颗知足的心,知足常乐,这四个字我们体会了吗?我们感恩当下所拥有的幸福吗?还是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有一天,我们们真在在这个平台获得很多财富时,恰恰是考验我们对财富的认知时刻!面对财富,我们要提前拷问我们的灵魂:怎样才算真正拥有财富,我能驾驭财富吗?能发挥财富的价值吗?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殃灾。是单纯地用来消费满足自己,甚至炫耀于他人,从别人的艳羡获得最低等的快感?还是布施他人,做曾经想帮助比我们困难的、弱小的等等一些利他的事情。

我们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迷失自己的本性,不要让财富过多地于满足于自私的五欲上,否则就是:味觉失灵,听觉失灵,感觉失灵,最后,无所适从,失去前进的动力,失去了高尚的目标,不光体会不到人生和世界的更高层次的美好,还可能因为德不配位而获得殃灾。

学了这一章,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把我们的五官和心收摄起来,警惕我们自己是否经常在看电影,娱乐,游戏,美食等享受上花去了太多的精力和财富?

同时,我们要去反思,更高层次的快乐是什么,怎样从欲望的泥潭里拔出来,超越自己内心的欲望。

这是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所在,一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我们去靠近圣人,循序渐进,去模仿他们的言行,体会道的智慧和慈悲的力量,最后的快乐就是:朝闻道,夕可死矣!

通过共同学习,宝成团队引领着我们的内心要与圣人的道去相应,去学习他们尤其对财富的态度和做法,因为我们面临着要承接巨大的财富。

从关爱家人,关爱弱势群体开始,让财富去实现原来我们想帮助他人做点事的动机,从而激发我们生命的真正的智慧与慈悲的力量,去做对社会、他人最有价值的事情,让生命变得无限美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