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调适的方法?
自我意识的健全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途径,是大学生人格自我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当我们的自我意识出现偏差时,我们还要懂得一些具体的方法,去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才能更有效地纠正这些偏差。
一、发现优点,接受缺点
“上帝为我关上一扇门·也会给我打开一扇窗”当我们不具备某种优点的时候,不要纠结于它,找一找自己有没有其他的优点,问问他人也许自己也有着别人没有的优点。对于自己的缺点,不要一味拒绝,试着接受,能改变的试着改变,不能改变的就淡然处之,谁都有无奈的事情
二、学会积极地看待事情“失败是成功之母"凡事都有两面性
就算是失败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找出改进的方向。就算是贫穷也能激发我们的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
三、积极自我暗示
心理学研究证实:积极的自我暗示易导致积极的行为,易产生积极的结果。相反,消极的自我暗示易导致消极的行为、易产生消极的结果。所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要暗示自己“我能行”。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要暗示自己“没关系,下次我会做好的”
四、尝试体验成功
首先,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合理的目标,要求不要太高经过努力、取得成功。就算是一点点成功,也能给我们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一点一点地突破,这样我们的信心就能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关键是不要退缩、不要逃避踏踏实实地去行动。
五、改变言行举止
言行举止能够给自己带来自信的感觉,比如,走路挺胸抬头,步伐轻快、稳健,目光坚定、正视他人,勇于表达自己等。照此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时间长了,也会变得自信一些。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健全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更具广泛性,自我体验更具丰富性,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同时又存在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自信与自卑等矛盾冲突。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并积极悦纳自我,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我。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而人的自我认识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自我定性,就是对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性格的弱点等等。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会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就是自我反思,这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才是进步的前提,才不会自以为是。如前所叙,认识自我主要有三条途径—经验法、比较法和反省法。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尽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这些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还要学会将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关于自我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与比较,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自己。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看待自己和他人。比较的视野越广阔,方法越科学,自我定位就越恰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客观对待自我
1、积极地接纳自我
接纳自我就是愉快、满意地接受自己,即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适应社会的前提。悦纳自我不决定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生活条件的好坏,而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能为他人接纳。这样的人是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自己的一切,他们对生活乐观、豁达,能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冷静地对待得失,不夸大也不贬低自我,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不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这样才能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生活的强者。
2、良好地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主动定向地改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待自己的态度具体化的过程。因此,在改变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要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排除各种干扰,合理定位。并在这一连续的自我监控、自我呈现、自我修正的自我调适系统运行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做到自我的有效控制,最终实现理想自我。
(一)充分认识自我。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强化自信心理C3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怯于出头、羞于表现,常常给人以唯唯诺诺、缺乏能 力的感觉,不能给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应该 抛弃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成就属于自己 的事业。 (二)正视社会现实。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现阶 段人才市场的现状,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勇于竞争,以便被社会承认和接受。另外,还要认清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应好高骛远、脱 离实际。 (三)正确对待挫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消 极退缩,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主观条件 不具备,还是客观条件太苛刻。
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增长,个体把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开始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内心体验。但是他们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有受到多变的社会价值观影响,多元的环境造成了各种偏差,影响了他们内心的发展。
第一、指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尊感。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要促使学生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
指导学生增强自信,走出自卑。首先,教育者在学生稍有进步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其次,教育者要教学生学会赏识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心;最后,教育这者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价值是通过人的学识、品行、能力、人格魅力等内在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的素质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自己无法改变的相貌、出身等来体现的。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