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券面值
债券的面值计算方法如下:
债券的面值=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
债券的面值的作用:
1、协助公司发展战略
分析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状况,预测人员需求,制定、修改人力资源规划,经上级领导审批后实施。
2、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进行工作分析;
提出岗位设置调整意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及岗位任职资格;修改和完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合理评价岗位价值。
3、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调整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
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4、能够为企业明确将来应该实现的目标。
通过市场营销策划,可以使企业确立明确的营销目标。不仅可以加速企业营销由现实状态迁跃,而且可以减少许多迂回寻找目标造成的无效劳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债券面值
当然,债券面值和投资者购买国债而借给债券发行人的总金额是不同的。实际上,这是投资债券的本金而不是债券面值。
我国发行的债券,一般是每张面额为100元,10 000元的本金就可以买10张债券(这种情况出现只适用于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则另作别论。三种发行价格之间的区别将在下一章专门讨论)。这里的"每张面额100元",就可以理解为债券的面值。在进行债券交易时,通过统计某种债券交易的数量,可以清楚地表明债券的交易金额。
在债券的票面价值中,首先要规定票面价值的币种,即以何种货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标准。确定币种主要考虑债券的发行对象。一般来说,在国内发行的债券通常以本国本位货币作为面值的计量单位;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则通常以债券发行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或以国际上通用的货币为计量标准。
此外,确定币种还应考虑债券发行者本身对币种的需要。币种确定后,还要规定债券的票面金额。票面金额的大小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投资对象,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发行成本。票面金额定得较小,有利于小额投资者购买,持有者分布面广,但债券本身的印刷及发行工作量大,费用可能较高;票面金额定得较大,有利于少数大额投资者认购,且印刷费用等也会相应减少,但却使小额投资者无法参与。因此,债券票面金额的确定,也要根据债券的发行对象、市场资金供给情况及债券发行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