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转移瘤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简介
- 3 血行性转移
- 4 淋巴性转移
- 5 特征
1 拼音
fèi bù zhuǎn yí liú
2 简介
肺部是转移瘤最多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血行性转移和淋巴性转移,以血行性转移较多见,有时可以兼有两种类型的转移性病变。大多数有原发肿瘤病例的症状,原发恶性肿瘤的部位和性质皆已证实。少数病例没有症状,但首先发现肺内转移病变,而原发肿瘤尚不明确。
3 血行性转移
全身各处的血液都必须经过肺循环毛细血管的过滤。因而在很多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都可以通过静脉系统的回流,形成肺部的转移瘤。X线表现: 一般为多发的圆形病变,或大量的粟粒性病变,也可为单个结节状或圆形病变。单个的肺内转移病变通常轮廓清楚,比较光滑,少数可有分叶征象和原发性周围型肺癌鉴别比较困难。但原发性肺癌的轮廓则较倾向于带细小的毛刺影,分叶征象较明显。某些原发性肿瘤如结肠癌(尤其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癌)、肉瘤(尤其是骨肉瘤)、肾癌、睾丸肿瘤、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较易出现单个的肺转移。血行性转移瘤最常见的表现为多发的圆形阴影,轮廓清楚光滑,密度均匀,病灶大小常不一致(X片29)。大量的粟粒性转移病变,较多见于血供丰富的原发肿瘤,如肝癌、甲状腺癌和滋养层细胞癌,为一次大量的或短期内多次的癌细胞播散所引起。大量的粟粒性转移病变在病灶只有2mm左右大小时较难与其他性质的粟粒性病变鉴别。病变达3~4mm直径以上时,通常轮廓比较清楚,密度比较均匀,其分布一般以在中下肺野较多。肺转移瘤可以出现空洞,但较原发性肺癌少见。与原发性肺癌一样,肺转移瘤出现空洞较多见于鳞癌,原发肿瘤较多位于头颈部或妇女的生殖系统。空洞可为厚壁或薄壁。有人认为小的薄壁空洞转移灶较多来自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大的厚壁空洞较多来自生殖道的恶性肿瘤。空洞也可见于结肠腺癌或骨肉瘤的肺转移灶。骨肉瘤的肺转移可并发气胸。转移瘤如出现钙化或骨化通常提示原发肿瘤为成骨肉瘤或软骨肉瘤。肾癌和滋养层细胞癌肺转移,在原发肿瘤根治术后有自然消退的倾向,后者在化疗后也可见明显消退以至完全消失。血行性肺转移瘤一般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少数可合并淋巴结或淋巴性转移。
4 淋巴性转移
肺淋巴性转移为肺门淋巴结的转移增大肺内淋巴管的郁积扩大和淋巴管内的大量转移结节灶。病变可侵及肺的一侧或二侧,分布不对称,多数侵及两肺,并以中、下肺野为著。原发肿瘤较多见于乳癌、胃癌、鼻咽癌和直肠乙状结肠癌。转移的方式可有两种:①先有肺内血行转移病灶,然后经肺的淋巴管引流到肺门淋巴结,以后发展为肺内大量淋巴管的转移; ②先转移到纵隔淋巴结,以后逆行到肺门淋巴结,最后发展为肺内淋巴管的转移。近年来趋向于认为以第一种方式的转移为主。X线表现:淋巴性转移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肺纹理增强,沿着肺纹理有细的异常条状阴影出现,其上可见成串的细小结节。这些细的条状和细小结节阴影代表郁积扩大的淋巴管和淋巴管内的癌结节。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内的条纹结节状阴影在两肺的分布往往较不对称,而以中下肺野较显著(X片30)。间隔线在淋巴性转移时经常出现,反映间隔的淋巴郁积、水肿和增厚。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后,由于淋巴引流的障碍可以产生浆液性胸腔积液。
5 特征
肿瘤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肺脏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承接来自右心的全部血流,并且由于肺循环的低压、低流速的特点,使得肺成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此外肿瘤还可以通过淋巴道或直接侵犯等多种方式转移到肺,尸检发现20%54%死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了肺转移,但仅有部分患者在生前被发现。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更容易发生肺部转移,如肾癌、骨肉瘤、绒毛膜癌、黑色素瘤、睾丸肿瘤、睾丸畸胎瘤、甲状腺癌等。大多数肺部转移瘤来自常见的肿瘤,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支气管癌、头颈部癌和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