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和儿童中,“风疹”的病情要比“幼儿急疹”严重得多
# 健康 大V创造营#
在婴幼儿和儿童中,“风疹”的病情要比“幼儿急疹”严重得多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皮肤性病科退休副主任医师曹来安
冬春季节,有两种传染性皮肤病很容易在幼儿、儿童以致青年人中传播,即儿“风疹”和“幼儿急疹”。
风疹多见于较大儿童和青年。
该病初起时,病人有流涕、咳嗽、喉痛等轻微的上呼吸道炎,食欲不振。
在发热当天或一两天以内,面部和颈部开始发皮疹,以后迅速增多,数小时内广泛分布,但是不发于手掌及足底。
患者整个面部皮肤布满黄豆大鲜红色斑疹。
然后在一天之内,患者的胸部、腹部、背部和四肢,会相继发出大量黄豆大鲜红色斑疹,密密麻麻布满全身皮肤。
患者口腔黏膜的软腭上可看到好几个针头大鲜红色斑疹和出血点,这就是风疹病人特有的口腔黏膜疹。
此时患者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头痛,咽喉痛,食欲明显减退,全身皮肤瘙痒,还往往发热三十八度到三十九度,可持续3——6天。
患者头部的枕后淋巴结和两侧颈部的淋巴结还发生肿大和疼痛。
风疹的病原体为风疹病毒,是由一种核糖核酸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风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以冬春两季发病率为最高。
风疹病毒可以在患者的血液、鼻咽部分泌物,和尿的排泄物中继续存在几周,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染。
风疹患者从发病起到皮疹消退,这期间均为传染期。
风疹病毒开始在患者的咽喉部、鼻黏膜和颈部淋巴结内生长繁殖,以后进入血液。
风疹病毒进入血液以后,该病毒作为一种抗原性物质,患者血液内即会产生一种抗体物质,该抗体物质与风疹病毒相结合后,机体就会产生一种抗原抗体反应,俗称过敏反应,于是在患者皮肤上就出现大量鲜红色斑疹,伴有瘙痒。
同时还产生发热、全身不舒等病毒血症症状。
风疹的传染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染,也即通过呼吸道传染,所以传染性很强,很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传染播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风疹病毒对四个月以内的孕妇是极大的威胁,孕妇一旦传染上风疹病毒,就会发生流产、死产、早产,或者胎儿畸形,医学上称“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孕妇妊娠初3个月患风疹,胎儿畸形约占15%——20%,出生的婴儿可有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耳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小眼畸形,小头,消化道畸形,肝脾肿大,骨发育异常,肝脾肿大,智力障碍。
为此,孕妇忌与风疹患者接触,已接触风疹患者的孕妇,应在接触后的五天内及时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发生在青年人的风疹,其并发症比较多,皮疹消退后再度发热,伴有多个大小关节肿痛,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心肌炎。
风疹患者在出皮疹初期,作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会降低,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均减少。约出皮疹5天以后,血液中淋巴细胞会增多。
风疹患儿要严格隔离,风疹患儿禁与孕妇接触。
风疹患儿不要到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去,以防传染给他人。
人们如何区别风疹与幼儿急疹?
首先,从发病年龄来看,风疹是发生于较大儿童与青年,而幼儿急疹是发生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从发皮疹和发热的规律来看,风疹是发热1——2天后就开始发皮疹,
而幼儿急疹是发高热40度,持续3——5天,热度消退后才发皮疹;
风疹患者有口腔黏膜疹,而幼儿急疹患者无口腔黏膜疹;
两种皮肤病的血液实验室检查也截然不同,风疹患者血液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明显降低,而幼儿急疹血液淋巴细胞数增多;
两种传染性皮肤病的病原体也不同,风疹是 风疹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病毒,而幼儿急疹是一种柯萨奇病毒;
风疹患者的病情严重,并发症也相当严重。而幼儿急疹病情一般轻微,也无并发症。
风疹患者药物治疗方面, 可使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俗称病毒唑)、酌情才用口服或静脉滴注。
或清热解毒的中药煎剂、中成药。
发热可口服退热药布洛芬混悬液(美林)。
同时要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织胺药。
外用炉甘石洗剂,此类外用药对患处皮肤有收敛、保护和止痒作用。
患者要加强休息,多饮水,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
对于风疹的预防是关键,预防接种风疹疫苗 是目前预防风疹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一岁到青春期之间所有儿童都要及时预防接种风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