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译文

 我来答
哈哈橘子君
2022-11-27 · TA获得超过1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王羲之圣教序原文及译文如下,由于太过繁长,分成五段进行分享:

原文(1):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徽,虽愚不惑;形潜莫覩,在智犹迷。

释文(1):大家都知道天地是有形状的,包含而传承着生命;交替四季是无形的,隐藏着寒暑来往而使万物生长。所以对于天地的认识,即使平凡而愚笨的人也都知晓;但对于阴阳的认识,就是贤能而智慧的人也少知其规律。天地包容阴阳容易被人认识,是因天地有形;阴阳存于天地难辨是因其无形。由此可知:亲眼目睹事物的形状,即使愚笨的人也不疑惑;看不到事物的形状,聪慧的人有时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文(2):旷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不疑惑者哉. 

释文(2):况且佛法推崇的内容都是虚幻的,但却深邃隐秘,让人们进入不生不灭之门,广泛救助众多生灵,犹如法典统治治理者天下。更无法比拟的是具有产生和遏制事物的神奇力量。大到宇宙,小到极其细微的事物。无生无死,历经千年万载而不感到古旧;时有时无,承载着无数福祉而直到今日。佛法深藏着庄重和神奇,遵从佛法才知道其深不可测,法力无边;佛法孕育着深邃和宁静,推崇佛道才知其源头难测,源源流长。因此那些平庸无知、无才无能、浅俗不堪的人,面对佛法,能不感到疑惑吗。

原文(3):然则大教初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弛而成化;当常现常,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耶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释文(3):然而佛教产生兴起在古印度。却像明亮的梦一样在大唐流传,照耀着东方而传布仁爱。很久以前天地初开时,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世界,人们仰慕品德,懂得遵循礼仪。等到昏暗模糊的意识到正本清源时,法度跨越时空发生了变化。早先佛祖光辉容颜被另外的色彩遮盖,佛光照不到三千大千世界;今朝她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他身上的三十二个特征都清晰可见。于是精妙的语言广泛流传,在生离死别的路上拯救所有的生灵。先辈们说的有道理的话久远传播引导众生走上修行度过苦难的十个阶位。然而真教一般都难以流传,不能按照统一的意旨归属到一起,而邪僻的学问却容易让人遵从,于是邪正教派之间产生纷争,交错杂乱。空宗派和有宗派产生各自观点,有时沿袭旧俗而产生纷争。于是大成佛教和小成佛教学说就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兴衰中交替流传。

原文(4):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孔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精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文;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静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扙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域,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飧风;鹿箢鷲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津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释文(4):玄奘法师是习修佛法的领袖,自幼忠于真理原则且聪慧过人。很早对“色、非、性”三空就有较深的理解和领悟;长大后具有了良好的思想境界,具备了包容之心和“音响忍、柔顺忍、不退忍、无生法忍”四忍的品行。大自然的盛况美景,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晶莹剔透的露珠,也比不上他的明朗润泽。所以他智慧过人,精神清透,超脱凡俗,赫然卓立,自古以来无人和他相提并论。他专心致志地提高自己的造诣,悲怜正统佛学的衰退,对佛教深感忧虑,对佛教精深理论的错误深感叹惜。因此下决心对佛学分析梳理,对古典经文典籍发扬光大,去伪存真,为后人学习佛法创造条件。他极其向往大乘佛教传说佛所居住的世界,到达古印度等138个国家。中间他战胜许多困难险阻,向古印度前进,拄着拐杖独自远行。早晨冒着漫天飞雪,有时迷失了方向;傍晚刮起滚滚风沙,有时辨不清目标。就这样走过了无数穷山恶水,透过弥散的烟雾,看到他行进的身影;经历了许多寒冬酷暑,细数行进的脚印,见证他留下的深深足迹。他重事业,轻劳苦,心胸豁达,周游列国十七年,经历了所有佛道国家,以寻求正果。他走过传说中释迦牟尼涅槃的沙罗双树园,在有八种水的浴池中沐浴,细细咀嚼体会一路的艰辛和佛法的高妙。在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初说法和最初修道的鹿野苑、灵鹫山,瞻仰非凡的佛教文化,接受圣贤人物的至理名言,聆听戒贤法师的言传身教,探寻其神妙的途径,精通深奥的学问,教化众生成佛及体味牛乳五味的学说,迅速的汇集于内心深处。他对佛教道教的知识理论,讲起来滔滔不绝。

原文(5):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灾之干焰,共拨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释文(5):于是从所到国度取得佛经著作共657部,译文在大唐传播,从此这宏大的功业得以宣扬。导引着慈仁的云朵,从西方飘来,功德无量的佛法像及时雨一样在大唐洒落。残缺不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在苦难中生活的老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灭屋内熊熊燃烧的烈火,让人们不会迷失方向;使昏暗无光的波浪变得明亮平静,一起驶向幸福的彼岸。让人们懂得作恶必将坠入苦海,行善必定升入天堂。为什么有升有落,就取决人的所作所为。比如桂花生在高高的山岭,才能得到晶莹剔透的雨露滋润;莲花出自清澈的绿波,飞扬的尘土不能玷污它的叶子。并非莲花本性洁净、桂花生来贞洁,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条件就高,卑贱的东西不能走近他;由于有所依附,则污秽的东西不能玷污他。花草树木是没有生命的,却能凭借条件成就美好,况且人类有思想意识,却不能凭借条件去寻求幸福。希望这部佛经得以传布广播,像日月一样永远散发着光辉;使这福祉长久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且至高无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