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的意思
讳疾忌医意思是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最早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讳疾忌医的近义词是文过饰非。
“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愿意接受帮助”;“文过饰非”则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或借口来掩饰错误、缺点。
运用示例: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宋·朱熹《与田侍郎书》:“此须究其根原,深加保养,不可归咎求节,讳疾忌医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
讳疾忌医的近义词是文过饰非。 “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愿意接受帮助”。
“文过饰非”则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或借口来掩饰错误、缺点。
讳疾忌医寓意:
如果蔡桓公在扁鹊刚开始指出其有病的时候能加以治疗,就不会造成病情加重的结果,更不至于丧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光是治病要趁早,我们自身有了缺点,也一定要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尽早改掉自己的不足,避免铸成大错。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当不良的苗头出现时,千万不能讳疾忌医,要勇敢面对,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免酿成更大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