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的读音
幢的读音【zhuàng】或【chuáng】。
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是一种圆桶状的、表达胜利和吉祥之意的旗帜,藏语称为“坚赞”,佛教用作庄严具。《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
幢在最初的用处是号令三军,掌握进退,后被佛教应用。其用料和工艺各不相同。
汉传佛教一般仅用于庄严佛殿,用绸布做成圆桶状,上面刺绣花纹或经、咒;亦有很多寺庙保存有古老的石经幢,雕刻精细,内容丰富,往往镌刻有佛像、菩萨像、天龙护法、佛经、咒语等,如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的石经幢(现伫立于赵县街头)、杭州灵隐寺石经幢、上海唐代石经幢(现存于南翔古漪园)等,在佛教界都很著名。
幢开头的词语:
1、幢幢:羽毛下垂貌。多用以形容羽饰之盛。文选张衡东京赋鼖鼓路鼗,树羽幢幢。薛综注幢幢,羽貌。明王錂春芜记献赋云翔,翠盖幢幢,绣服。
2、幢幡:旌旗之类。仪仗或军事指挥所用。后汉书礼仪志下校尉三百人,皆赤帻不冠,绛科单衣,持幢幡。
3、幢旗:旌旗。唐杨炯战城南诗幢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4、幢主: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刘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为七品,北齐及隋为从九品。宋书竟陵王诞传诞幢主公孙安期。
5、幢盖:赤幢和曲盖。古为将军刺史的仪仗,因亦用以称刺史郡守。语出晋书马隆传诏曰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