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有什么名曲啊
《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
1、《荆钗记》讲述了南宋时期温州士子王十朋,家贫却才华横溢,与钱玉莲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玉莲拒绝豪富孙汝权求婚,以木头荆钗为聘,和十朋结为夫妇,并立誓永不相负。
未久,十朋考中状元,拒绝万俟丞相招赘。
万俟授意孙汝权纂改十朋家书为休书,玉莲接信后含冤投入瓯江自尽。
十朋得知妻亡,痛不欲生,立誓终生不再娶。
玉莲被福州安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喜闻万俟逼婚真相,却又复得十朋病死的误传,也立誓终生不再嫁。
5年后,万俟遭贬,十朋擢升吉安太守,绕道路过温州,至江心寺追荐亡妻,恰逢玉莲也来寺拈香悼夫,两人惊疑如梦。
在退隐的邓尚书热心撮合下,当元霄千盏红灯映亮瓯江时,夫妻以荆钗为凭,重新团聚。
2、《杀狗记》描写富豪子弟孙华与市井无赖柳龙卿、胡子传交往,把同胞兄弟孙荣赶出家门。
孙华的妻子杨月贞屡劝不听,便杀了一条狗,伪装成死尸放置门外。
孙华深夜归来,大惊,急忙去找柳龙卿、胡子传,柳、胡推脱不管。
孙荣却不记前恨,帮他把“尸首”埋掉,使孙华深受感动,于是兄弟重新和好。
扩展资料:
南音的历史渊源:
1、唐宋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明乱氏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
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
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
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
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2、元朝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
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
至激散明代中叶以后陪派,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