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甲午战争前的军事实力已超过了日本,但事实并不如此:
中国的北洋海军在1884年之前仍是“亚洲第一”,但过了1884年,由于清朝官员认为海军以很强大,不懂得海军需要不断投入、持续更新,大大紧缩开支。
反观日本:19世纪90年代大量地购买船只,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支持。很快日本的海军就远远超越了北洋海军。
要说海军在训练上比日本还要强了一截,但比起陆军中国就差得更远了。要比军队数量清军很占优势,但陆军人口的绝大多数是还停留在弓马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战斗力极其低下,唯一还算有点近代化的军队居然大部分都是民兵(代表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战斗力还算比较强)。但即使是这样这些精锐部队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与日本相差甚远。再加上清军纪律涣散,许多清朝将领不战而逃,中日军力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
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清朝政府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当时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虽是内线作战,但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军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必要时进行决战,对敌方海军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当时也有这个力量和可能。如果战略正确,指挥得当,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关键战役指挥失误
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优势兵力(清军:2艘重型铁甲舰,10艘巡洋舰,鱼雷艇及炮艇6艘,共18艘。日军:8艘巡洋舰,1艘老式铁甲舰,炮艇及武装商船2艘,共11艘)迎击日军。而且清军铁甲舰定远,镇远对日军有着绝对的火力及防护力优势。
战役指挥官,清军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军遭遇日舰后,几次机动,被日军抢去丁字横头优势。此时他将主力战舰——2艘铁甲舰和10艘巡洋舰以“八”字型横列展开,以一铁甲舰为中心,向日军冲去。妄图以此冲散日军舰队。同时丁汝昌还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但重要的一点是,丁汝昌并没有制定舰队副指挥官。
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此时北洋水师失去指挥官,舰队秩序混乱。
但战役胜负未定。北洋水师阵型尚有利于破坏日军队形。清军舰队如能继续向前突进,可以将日军的第一游击队与本队隔开,那时战役成败还未可知。但定远此时却畏缩不前。由于丁汝昌的命令,各舰只能随旗舰运动,故使日舰有充分时间进行机动。13时20分,日舰完成对清军的夹击。自此,清军战败已成定局。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甲午战争前的军事实力已超过了日本,但事实并不如此:
中国的北洋海军在1884年之前仍是“亚洲第一”,但过了1884年,由于清朝官员认为海军以很强大,不懂得海军需要不断投入、持续更新,大大紧缩开支。
反观日本:19世纪90年代大量地购买船只,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支持。很快日本的海军就远远超越了北洋海军。
要说海军在训练上比日本还要强了一截,但比起陆军中国就差得更远了。要比军队数量清军很占优势,但陆军人口的绝大多数是还停留在弓马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战斗力极其低下,唯一还算有点近代化的军队居然大部分都是民兵(代表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战斗力还算比较强)。但即使是这样这些精锐部队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与日本相差甚远。再加上清军纪律涣散,许多清朝将领不战而逃,中日军力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
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清朝政府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当时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虽是内线作战,但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军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必要时进行决战,对敌方海军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当时也有这个力量和可能。如果战略正确,指挥得当,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关键战役指挥失误
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优势兵力(清军:2艘重型铁甲舰,10艘巡洋舰,鱼雷艇及炮艇6艘,共18艘。日军:8艘巡洋舰,1艘老式铁甲舰,炮艇及武装商船2艘,共11艘)迎击日军。而且清军铁甲舰定远,镇远对日军有着绝对的火力及防护力优势。
战役指挥官,清军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军遭遇日舰后,几次机动,被日军抢去丁字横头优势。此时他将主力战舰——2艘铁甲舰和10艘巡洋舰以“八”字型横列展开,以一铁甲舰为中心,向日军冲去。妄图以此冲散日军舰队。同时丁汝昌还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但重要的一点是,丁汝昌并没有制定舰队副指挥官。
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此时北洋水师失去指挥官,舰队秩序混乱。
但战役胜负未定。北洋水师阵型尚有利于破坏日军队形。清军舰队如能继续向前突进,可以将日军的第一游击队与本队隔开,那时战役成败还未可知。但定远此时却畏缩不前。由于丁汝昌的命令,各舰只能随旗舰运动,故使日舰有充分时间进行机动。13时20分,日舰完成对清军的夹击。自此,清军战败已成定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