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军制(军衔、编制)
1、小队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2、中队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3、大队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中队只有8挺)。
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炮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4、联队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厨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5、旅团
甲种师团一般含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
6、师团
和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约25000-30000人左右。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师团将其中一个大队替换成105mm炮。
侦察联队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联队部,一个130人的骑兵中队(4个30人的排),两个160人的摩托化中队,1个100人的卡车运输中队(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中队)。这个侦察联队也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联队代替。
工兵联队编制900-1000人,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由配属的独立工兵联队负责。运输联队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车大队组成。
卡车大队由2到3个中队组成,每中队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综合日军一个师团,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卡车方面日军最多有100-150辆卡车步兵师团所属骑兵联队:下属2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23支、重机枪2挺。
7、骑兵联队
下属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19支、轻机枪2挺,1个重机枪中队,下属2个小队,有重机枪4挺。另附1945年日军骑兵第4旅团编制:旅团部,本部15人、卫兵中队80人、通讯班30人、机要人员20人,共计145人
二战日军军衔:
1、将官:大将、中将、少将;
2、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3、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准士官;
1、下士官:曹长、军曹、伍长;
2、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扩展资料
日本陆军编制一开始是完全照搬一战前的旧德国陆军编制(17000人)。袁世凯建立的清末新军北洋陆军也是采用类似编制,但是部队规模进行了缩水(13000人)。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后进行的整编、抗战前进行的整编和抗战结束后进行的整编,三次整编也都参照了这种旧德国陆军编制。
旧德国陆军编制则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方阵步兵编制,而文艺复兴时期方阵步兵编制则参考了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军团方阵步兵编制,由两个百人队(排,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方阵的边长)组成分队(连)。
三个分队组成大队(营,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方阵),五个大队组成军团(团),一个罗马人军团和一个盟邦人军团组成联合军团(旅),两个联合军团组成执政官军团(师)。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长枪方阵战术被步枪所淘汰,下层编制也进行了调整,但是团以上的编制依然是罗马军团二二制未作改变。
法国大革命后,各国开始启用义务兵役制,军队数量急剧扩大,才开始有了定制的军、集团军、方面军等更高一级的编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苏美德法相继改用三三制编制,也就是从班到军,全部由三个组成更上一级。
而日本因为主要对手是依然使用旧德国陆军编制的国军,在二战后,只是在部分与共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后很快从二二制改回了三三制)交火的区域新建了三三制的警备师。
事实上,与二战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旅、师体系和不到2万人的规模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和接近3万人的规模,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一战末期,美军参战的强大火力配置、重视工兵和辎重后勤的28000人编制师显示了强大的突破德军13000人编制师防线的能力,而日军的主要目标中国军正是普遍采用13000人编制师。因此日军进一步扩大师团的规模。
并参考美军先进的“每个师,平均一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排一挺重机枪、一个连一门迫击炮/步兵炮、一个营四门大炮、一个团六门重炮”的火力配置理念,除了大口径重炮因不能国产化而不能加入编制外,日军基本改成了一战美军编制。
除了基层保持旧德军的“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与一战美军的“一个连四个排、一个排四个班”不同,而导致全师人数少于一战美军师。中国军在抗战前进行的整编也是接近这个火力配置标准,但因重火力不足而总人数只能接近一战中期的德军编制。
美军则是参考一战前的巴尔干战争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三国24000人编制师强大的突破土耳其12000人编制师阵地的能力,日军也参照了三国在巴尔干战争中通过迅速动员预备役,将一个师的人数迅速翻倍的经验,在抗日战争中,也是通过类似的迅速动员预备役,将一个师的人数迅速翻倍为近3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