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面的成语故事?

 我来答
海猎o
2022-10-30 · TA获得超过99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8万
展开全部

一 世说新语里的成语故事

1、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了,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见于《世说新语·假谲》)。后用来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出处: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说新语·假谲》)

2、七步成诗

相传魏文帝曹丕叫他弟弟曹植作诗,限他在走完七步之前完成,否则就要杀他。曹植立刻就作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比喻敏捷的文才。

出处: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世说新语·文学》)

3、管中窥豹

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语出《世说新语·方正》)。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跟“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出处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世说新语·方正》)

4、覆巢之下无完卵

鸟窝翻落下来不会有完好的鸟蛋,比喻整体覆灭,个体不能幸免。

出处: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

5、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出处: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6、标新立异

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出处:

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世说新语·文学》)

7、难兄难弟

东汉陈元方的儿子和陈季方的儿子是堂兄弟,都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争个不休,就去问祖父,祖父说:“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见于《世说新语·德行》)。意思是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难,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难。后来用“难兄难弟”形容兄弟都非常好,难分高下。今多反用,讽刺两人同样坏。

出处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世说新语·德行》)

8、栋梁之才

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世说新语·赏誉》)

9、割席分坐

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合坐一张席读书,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为人,把席割开分坐(见于《世说新语·德行》)。后世指跟朋友绝交。

出处

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10、小时了了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二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有哪些

1、一览无余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解释】:览:看;余:剩余。意指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事物简单,看得十分清楚,或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环境视野空旷,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也作“一览无遗”。

2、千岩万壑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3、才疏志大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4、略见一斑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5、新亭对泣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晋愍帝建性四年(公元316年)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第二年,元帝继位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

三 《世说新语》里有哪些著名故事,成语

《世说新语》里成语故事有:【望梅止渴】,【一览无余】,【二童一马】,【七步成诗】,【才高七步】等。

四 《世说新语》里有哪些著名故事,成语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故事说明】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拓展】这是一个有关兄弟的故事,让我想起另一对兄弟的故事来。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中秋夜击鼓传花取乐,贾政看了宝玉、贾环作的诗后说:“可见是弟兄了。……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想那古板的贾政也能玩幽默,实是不容。不过他老人家的幽默大概没什么人敢领会罢。
难兄难弟一语,后来也多用做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例如元朝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中有语:“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不过读音大概是由第二声变为第四声了。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故事说明】三国时,华歆、邴原、管宁被时人称为一条龙,华歆年称龙头,邴原居中为龙腹,管宁年为龙尾。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虽则如此,但两人的性格却不同。管宁高洁,一生不曾进仕;管宁则经世致用,功名累世。通过两件小事,管宁目睹了华歆捉金出看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拓展】这个故事无非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很多人却因此得出华歆贪慕荣华、德行卑污的结论来,说捉金是慕金钱,看轩冕是慕权势,这却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华歆是个品行高洁的人。同是世说里的故事,有华歆送还礼品和顺路救人的故事,可见一斑。
就拿割席绝交的故事来看,“捉金而掷”,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拾金不昧嘛。至于出去看过门的轩冕,这就让我们想起太史公笔下的刘邦和项羽,一个发出“大丈夫当如此”的感慨,一个发出“彼当取而代之”的壮语,这在太史公看来,是优点啊。

五 从《世说新语》中产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6、【标新立异】
【含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7、【皮里春秋】
【含义】 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66条
8、【嵚崎历落】(qīn qí lì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20条
9、【黑白分明】
【含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15条
10、【道边苦李】
【含义】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第4条
11、【卿卿我我】
【含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出处】 《世说新语*惑溺》第35条
12、【蒹葭玉树】(亦做蒹葭倚玉树或蒹葭倚玉)
【含义】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后多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3条
13、【身无长物】
【含义】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节俭.后多用来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44条
14、【竹头木屑】
【含义】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竹头与木屑,比喻细微的东西.后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出处】 《世说新语﹒政事》第16条
15、【楚楚可怜】
【含义】 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84条
17、【芝兰玉树】
【含义】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92条
18、【渐入佳境】
【含义】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世说新语*排调》第59条
19、【颊上三毛】
【含义】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出处】《世说新语*巧艺》第9条
20、【醉玉颓山】亦作【醉山颓倒】
【含义】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5条
21、【鹤立鸡群】
【含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11条
22、【天壤王郎】
【含义】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用以喻对丈夫不满意或者指一门子弟子,才貌等某一方面差距很大.
【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第26条
23、【千里莼羹】
【含义】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第26条
24、【看杀卫玠】
【含义】原指卫玠被人看死,后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第19条
25、【真金百炼】
【含义】 比喻人经过长久、多次的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97条
26【吴牛喘月】
【含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20条
27、【望梅止渴】
【含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世说新语﹒;假谲》第2条

六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及其故事

一、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有很多。这里仅举五个例子。
二、五例专子如下:
1、 【难属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七 世说新语的成语故事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故事说明】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2、【割席绝交】

【含义】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
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故事说明】

三国时,华歆、邴原、管宁被时人称为一条龙,华歆年称龙头,邴原居中为龙腹,管宁年为龙尾。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虽则如此,但两人的性格却不同。管宁高洁,一生不曾进仕;管宁则经世致用,功名累世。通过两件小事,管宁目睹了华歆捉金出看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故事说明】

李元礼就是李膺,东汉朝臣、名士,名气很大。《世说新语•德行》有载:“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很多人就是因为有李元礼的欣赏和赞誉,就因此声名大噪的。

孔文举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孔融,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故也称孔北海。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

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故事说明】

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
5、【拾人牙慧】

【含义】

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原文】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故事说明】

殷中军,即殷浩,东晋人,学识渊博,善发议论,少时颇有名气。曾封为建武将军,取中原时战败,而遭免官,放逐至浙江信安。偕同者有其外甥韩康伯。韩康伯常中断殷浩的发言,私表议论。一天,殷浩见韩康伯又夸夸其谈,便出此语。

6、【标新立异】

【含义】

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原文】

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故事说明】

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他常与谢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欢谈玄理,对《庄子》也很有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魏晋时期的士人多崇此书。晋代的向季和郭象曾对《庄子》作注。《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八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故事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来,尝自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翻译: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在月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上没有东西,怎么会这么明亮呢?",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人眼睛里面有瞳孔,如果没有这个月亮就不亮了."
这是一道哲学题目,徐孺子的观点代表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人意识的产物,物质不能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