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应该重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人力资源、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全民健身条例》在高校得以全面的实施。
一、《全民健身条例》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要求。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发与实施,就是要从制度上规范全民健身的开展,保障全民健身的基本权利。全民健身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努力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和健康水平,并引导其将来参加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条例》赋予高校体育工作的新的历史使命。
高校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他们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在体育锻炼的热潮中,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的全面实施,达到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条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
在高校里,大家看到的是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和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得学校体育以促进青年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
因此加快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顺应《全民健身条例》的发展势在必行。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和体育能力的强弱等,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024-10-17 广告
一、《全民健身条例》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要求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发与实施,就是要从制度上规范全民健身的开展,保障全民健身的基本权利。全民健身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努力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和健康水平,并引导其将来参加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条例》赋予高校体育工作的新的历史使命。高校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他们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体育锻炼的热潮中,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的全面实施,达到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条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在高校里,大家看到的是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和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得学校体育以促进青年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因此加快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顺应《全民健身条例》的发展势在必行。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和体育能力的强弱等,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掌握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体育文化成为将来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全民健身条例》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1、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建立适用的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属于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保障。它直接影响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致使现有的体育设施满足不了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所以,加快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建立高效、合理的体育场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迎合《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发与实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必须结合高校学生规模庞大的实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办学宗旨,建立起能够满足多种层次要求的舒适、安全、现代、充足的运动场馆和器械, 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并对社会体育活动起到吸引和推动的作用。
2、注重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以体育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全民健身条例》对高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加大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通过职后培训使体育教师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后培训,严格要求自己,本着通过培训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培训中来。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要坚持校本培训和院校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历教育和素质提高并举的原则。校本培训可以解决青年教师的提高,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院校培训相对更具系统性和完善性,可以开阔视野,引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在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过程中,既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
3、加强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是《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根本要求和目的,也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所以,建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机制,加强各部门的组织管理,保障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学校宏观调控下进行势在必行。首先,学校各级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体育领导小组与相应的基层组织,层层抓落实,积极组织、开展、管理本单位的体育文化活动,保证体育文化活动顺利、富有成效地开展。其次,要出台有关体育文化活动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实现体育文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学生会体育干部、学生体育积极分子是一支强大的主力军,在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基层组织,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实行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促进体育文化活动的民主化管理,为《全民健身条例》在高校的深入实施起到保障。
4、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
《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需要把人们的体育精神意识放在首位,高校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在为《全民健身条例》的目标实现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可产生各种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在大学校园里,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广播电台及校报等媒体,宣传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挑战自我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
四、结语
《全民健身条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因此,在《全民健身条例》颁发与实施的今天,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在立法思路上,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在组织方面,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组织公众从日常工作中抽出部分时间投身全民健身运动。二是在管理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明确管理责任,扩大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范围,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三是在安全方面,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公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安全。
为提高公民健身意识,使公民能从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国家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并将监测结果和调查结果作为修订全民健身计划的依据。县级以上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政府任期届满时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本级政府报告。二是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全民健身日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县级以上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在全民健身日提供免费健身指导服务,公共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三是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定期举办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县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与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四是要求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本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工前操和业余健身活动;有条件的,可以举办运动会,开展体育锻炼测验、体质测定等活动。
为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条例对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此外,条例对社会和家庭也提出了要求: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合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应当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健身设施缺乏等问题,保障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由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二是要求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政府对此应当给予支持,并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三是规定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该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为加强对公民体育锻炼的指导,提高公民的科学健身意识,防止不适当运动给身体造成伤害,条例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国家对向公众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由体育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保障公民在健身活动中的安全,减少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事故发生率,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以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明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需要取得许可,并规定了许可的条件和程序。三是明确体育主管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