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字贻上文言文翻译
1. 《“王士祯,字贻上”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9~12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
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
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 扬州鹾贾③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
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 霨以士祯对。 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
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
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日御览集。迁刑部尚书。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
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徐起龙为曹氏所诬。
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日:“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
改缓决,入奏,报可。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
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 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
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
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 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
取司空图“味在酸成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注:①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 ②海寇:郑成功 ③鹾(cuó)贾:盐商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鹾贾逋课数万 逋:拖欠B.坐索债殴毙负债者 坐:犯罪C.王五及谦并论死 论:讨论D.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 指:通“旨”,意旨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则释起龙而罪曹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C.士祯以瞻徇夺官 申之以孝悌之义D.宗钟惺,则失之纤仄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①严反坐,宽无辜 ②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③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王五及谦并论死⑤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以瞻徇夺官A.①②④ B.②③⑥C.④⑤⑥ D.①③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
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
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2. 陈廷敬的文言文翻译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诗。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扬州推官(勘问刑狱的官职)。侍郎叶成格奉命驻守江宁,查办“通海寇”案件,株连了很多人,士祯对诬告者处以严厉刑罚,对无辜之人予以宽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扬州一个盐商拖欠税款数万,被逮捕后很久仍不能偿还,士祯就募款代为缴纳,事情才得以解决。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接连上奏章荐举士祯,士祯擢升为礼部主事,多次升迁做到户部郎中。康熙十一年,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
皇上关心文学,曾经悠闲舒缓地问大学士李霨:“现在世上谁最博学善诗文?”李霨回答是王士祯。又问冯溥、陈延敬等,他们的回答同李霨一样。皇上在懋勤殿召见士祯,士祯赋诗很合皇上心意。改任翰林院侍讲,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皇上征要他的诗,士祯辑录呈上三百篇,定名为《御览集》。
(后来)升为刑部尚书。按照旧例,裁断案件要交付九卿评议论。当年士祯官任副都御史时,力争杨成减刑。官任户部侍郎时,力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二人减刑,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却又力争将之法办。徐起龙被曹氏诬陷,士祯(最终)释放了徐起龙而将曹氏定罪判罚,并且追究这起案件中徇私舞弊之人,都服罪。等到王士祯主管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都因救父杀人而被判处死刑,士祯说:“这类案件应当就他们是否救父而定罪,不应当以他们是否杀人而定罪。”于是改判缓决,奏请皇上,回复同意。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祯因王五、吴谦案件被罢官。王五过去是工部一名工匠,用钱买了一个通判职务;吴谦本是太医院官,因索债打死负债者犯罪。案件交付刑部研究,判处王五流放,吴谦免罪,王士祯认为判得轻重悬殊。(于是)改判王五只是免官。又交付三法司严厉审问,王五及吴谦(最后)一并判处死刑,又揭发出吴谦曾请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的事情,王士祯被以“瞻徇”(屈从私情)的罪名革职。康熙四十九年,皇上眷念老臣,下诏复职。康熙五十年,(王士祯)逝世。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师法钟惺,却不免纤巧(文风不正)。王士祯天赋很高,学问极博,以“神韵”为宗。用司空图的“味在酸成外”、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明自己的诗歌理念旨趣,自号“渔洋山人”。主导清初文坛数十年。
3. 祖狄闻鸡起舞、、译文祖逖字士稚,犹、诸、忧之、然、好、以重之、
祖逖是东晋人,心里常常有光复中原的伟大志向,后来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两个人感情很好,连睡觉都睡在一张床上.祖狄一天午夜听见荒野上有鸡鸣叫,祖踢了琨一下,使他醒来,说:“此非恶声也!”因此起来在庭中学习剑法.后来渡过长江后,祖逖招募士兵铸造兵器,准备扫清中原. 1.半夜鸡叫在祖逖看来不是一种不吉祥的声音,而是一种什么声音? “此非恶声也”即意为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古人认为半夜鸡叫是不吉祥的,而祖逖不这样认为. 2.成语“闻鸡起舞”的意思是: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 带“贻”字的文言文句子
明 祝銮 《跋后》:“粤自 宋 室南渡,虏 金 倡乱,狡 桧 窃柄,国是靡一。
以致精忠之帜,偃而弗振,贻毒无穷,良可悼哉!”南朝·宋·谢灵运《伤己赋》:“卞赏珍于连城,孙别骏於千里。彼珍骏以贻爱,此陋容其敢拟。”
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贻我彤管。
——《诗·邶风·静女》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差徭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贻我来牟。
——《诗·周颂·思文》坐贻聋瞽。——唐· 李朝威《柳毅传》清 陈贞慧 《过江七事·禁缉事》:“又先朝缉事之设,贻毒最深。
汪直 、刘瑾 乘之窃弄,既凶於国,亦及其身。”。
5. 诗人“王士祯”,还是“王士珍”,还是“王士针”,还是“王士禛”
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故又名王渔洋.山东桓台县新城人.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王相普.明万历进士.官任浙江布政使.父亲王与赦.清顺治年间.官至国子监祭酒.王士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攻读诗书非常刻苦.少年即有文名.15岁著.受到著名诗人钱谦益的赞赏.顺治十二年.王士祯进京考中进士.两年后.在济南邀山左名士于大明湖畔.面水临风高谈阔论.创秋柳诗社.此后.他诗文大进.声名远播大江南北.后朝廷选贤.任为扬州推官.刑部尚书等职.
周村城西长白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吸引了王士祯.他便在修建了别墅.名叫[夫于草堂".每逢闲暇便来游玩小住.盛夏酷暑.则全家来此消夏.这里有漫山的森林.清碧的泉水.鹿鸣鹤舞.湖光山色.是难得的避暑胜地..附近又有繁华的周村.生活十分方便.苑城的袁守侗等大官僚.也都在山中见有别墅.
王士祯被罢官后.曾长期在山中别墅居住.登峰观瀑.临池戏鱼.有时登临会仙高峰.谣望清河碧带.芽庄湖帆.乘兴吟哦[东山清风来.西涧凉雨度".兴致高时.仰天长啸.空谷传响.极为惬意.他的对长白山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川风物做了详细记叙..等.也是在这里写成的.
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学文法的研究日趋深入缜密.而与此同时王士祯王渔洋的[神韵"说却又别开生面.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法研究所执着的具体的文本形式.对古典作品艺术价值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加玄奥的层面.
然而.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王渔洋的神韵说在古典文学形式观念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却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王渔洋自己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他最喜欢司空图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从他的神韵说观念和这些解释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观点:神韵是指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情思内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点.翁方纲为了澄清神韵说的玄虚之论.在专析神韵说的文中把神韵解释为[下笔如有神"的[神".[熟精文选理"的[理".乃至格调.肌理等.而最终归之为[君形者".似认为神韵属于内蕴方面的东西.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及神韵时说.神韵[非诗品中之一品.而为各品之恰到好处.至善尽美".也就是入神之意. 用[君形者".[神"或神气.入神来解释神韵.都意味着是从作品内蕴的角度来理解神韵的.这样理解当然不错.因为[神韵"之[神"肯定与内在的精神意蕴相关.但这样解释的结果.[神韵"的[韵"字似乎还没有落到实处.当代学者吴调公先生则对神韵说中的[神韵"一词作了更细致的分析:
神与韵.原来是浑然一体.但细细分析起来.却有一个由[神"生[韵"的过程.哪怕这变化很倏忽.很隐约.但却分明包含着歌德所强调的一种[灌注"过程.既有诗人主观[精神"的倾注.也有因灌注的需要从而有待于涵茹式地渟蓄或喷薄式地张扬.形成一种洋溢着[生气"的载体.
--
总的说来.神韵论者比古代各种诗论家都更为注意[韵".注意带着内在节奏感的心灵的流动.
吴调公先生不仅指出了神韵说所包含的[神"和[韵".即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节奏两个方面.而且强调了神韵说的重心是在[韵"的方面.即[带着内在节奏感的心灵的流动".
如果把严羽看作神韵说的先驱之一.那么应当说他所说的[别材".[别趣"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兴趣"还只是指示了一种模糊惝恍的意蕴.还没有将神韵的问题真正锲入到文本分析的实处.因而还没有构成关于艺术形式问题的观念.王渔洋则不同.他的神韵说已成为可认知甚至可效法的东西.也就是说已经形式化了.翁方纲批评人们把神韵误当作王渔洋的发明:[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此义非自渔洋始言之也.是乃自古诗家之要眇处.古人不言而渔洋始明著之也." 为什么人们会把古已有之的东西当成是王渔洋的发明呢?除了因为王渔洋特标举出神韵说的名目以立门户外.更重要的是王渔洋谈论的神韵虽标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实际上却有路径可寻
6. 詹懋举以工为师翻译全文,急
译文:万历年间后期,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
有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恰好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
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精妙。
詹懋举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学来的。木工回答说:“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经看见一位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上,于是请求看看。
但听他弹奏,心里听着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懋举赠予他金钱,他不要,说:“我只是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
又说:“您的琴都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把琴献给您。”詹懋举一看,果然是把好琴。
于是詹懋举跟着木工学琴,(学有所成,)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原文:万历末,詹懋(mào)举者,守颖州。
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
"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
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náng)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
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拓展资料:人物生平王士祯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
崇祯七年闰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 ,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孙”。娶山东邹平张延登之孙女为妻。
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八年乡试第六,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第五十六。
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补殿试,三甲三十六名进士。文名渐著。
23岁游历济南,邀请济南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时称“秋柳诗社”。顺治十六年(1659年),任扬州推官,“昼了公事,夜接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