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含有哲理的咏物诗句

仿写: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雪雨... 仿写: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雪雨 展开
 我来答
椛偶然嘸葬
2011-01-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古代哲理诗(绝句)

选释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初仕隋,后入唐,

能文辞,工书法。

蝉--昆虫,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垂绥(音锐,阳平)--绥,古时系冠的缨带,这里借喻蝉的口须下垂。流响--指蝉的呜叫声如流水连续不断。藉--凭借。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说,鸣蝉垂下口须,悠然自得地吸饮着清新的露水,凄切的响声连绵不绝地从梧桐树上传递出来。因为它立身高处,自然就鸣声远播,并不是借助着秋风往外散开。

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表现其性情孤傲,格调清高。说的是蝉,实际上是诗人自况,寄哲思于咏物之中,读来耐人寻味。

破阵乐

秋风四面足尘沙,塞外征人暂别家。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李渊次子。他常以隋亡为戒,较能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文学艺术修养较深,现存诗近百首。

破阵乐(音越)--唐太宗所制乐曲。足--充足,很多。塞外--一般指长城以北地区。不辞--不拒绝,肯坚持下去。

全诗意蕴深远,而且贯穿一种昂奋的主调。本来,秋老风寒,尘沙扑面,征人离乡背井,远行塞外,容易产生感伤的意绪和畏难的心理。但此诗讲的却是:哪怕是千里万里,海角天涯,只要不辞遥远,肯于迈开步子坚持走下去,时光早晚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中秋月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音乔)--字巨川,高宗年间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等朝,官至中书令。

圆魄--圆月。四海--借指普天之下,到处。安知--怎知。

诗中说,盈盈皓月挂上了秋空,人们都说今夜月明处处同。其实,在那迢遥的千里之外,又怎知道没有阴雨和狂风!

作者借助自然景象来阐释事物矛盾的复杂性:正如面对着眼前的中秋皓月,不能就说到处都是月明如镜一样,人间万事也从来都是因地而异,千变万化的。小诗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登鹳鹊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字季凌,唐晋阳人,后居绛州,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遭人诬陷,弃官漫游。绝句成就很高,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鹳(音灌)鹊楼一一旧址在今山西永济,楼高三层,前可眺望中条山,下可俯视黄河,为当时登览胜地。穷--尽。

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所见:一轮白日傍着远方起伏的群山冉冉西沉,流经楼下的黄河滔滔滚滚奔腾而去。寥寥十个字把望中的万里河山高度概括地收拢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后两句由景及理,把诗篇引入更高境界。这里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和进取不止的精神,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思美蕴。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路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盛唐杰出诗人,后世有"七绝圣手"之誉。数任微官,屡遭迫害,多次被贬。

柴侍御--作者的友人。武冈--今属湖南省。

离别本来是令人感伤的事情,可是在诗人的笔下却 写得十分旷达。你看,悠悠的流水,把这里同客人要去的武冈连在了一起;一路上,青山相连,自然是同云同

雨;明月普照,分不出此乡彼乡。--所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令人感伤的了。

全诗蕴含丰富,韵味醇厚,格调高昂,读了使人振奋。

存殁口号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时的文体。轻薄为文--用语轻薄,随意讥评。哂(音审)--讥笑。尔曹--你们。不废--没有废止。诗中说,对以"四杰"为代表的初唐时的文体,你们这些人用轻薄浮浅的语言讥讽不休。其实,这些讥笑者必将名字与身躯同时泯灭,而于"四杰"的诗文却丝毫无损,它们将如江河浩荡,万古长流!在这里,诗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规律性认识。

江行无题(百首选一)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钱起--字仲文,浙江吴兴人,天宝年间进士,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

牵路--江边纤夫背纤拉船的路。

诗中借江上行船所见,寄寓生活中的哲理。前两旬极写背纤拉船的艰难:沿江背纤的路十分狭窄,而且沙岸坍塌,路面凹陷不平。后两句抒发感慨:凡是行船的人都知道这段路特别不好走,可是,装船时又有谁肯少装,使负载轻一些呢?这里反映了认识与实践的矛盾。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末匀。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有"诗圣"之誉。曾两番赴京应试,均未中第。一生处于唐帝国从繁荣趋向衰落,从统一转入分裂的动荡时期,亲历战乱流离,备尝生活苦难,对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写下了大量富有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篇,被公认为"诗史"。

存殁(音末)--指诗中所咏人物一存一殁。存,尚在殁,已死。口号--信口吟成。郑公--指郑虔,诗人的好友,诗、书、画都擅长,山水画水平尤高。粉绘--彩色画。随长夜--指死亡。曹霸--当时著名画家,擅长人像和动物画,尤擅画马,这时已经年老。丹青--作画用的红、黑两色颜料,用来代指绘画。骅骝(音华留)--古代神话中"八骏"之一。

诗人说,郑虔的彩色画随着他的故去早已成为绝笔,曹霸还在作画,可是人已白头。郑虔死后,天下再也见不到真正的山水(画)了,曹霸纵然在世,但人间并不懂得珍视他笔下的骅骝。诗人推崇两位画家的高超技艺,同时借以抒发对他们怀才不遇的感慨,意蕴极为深厚。

戏为六绝句(之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均以

诗文兼胜,被后人称为"初唐四杰"。当时体--初唐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字景山,山西永济人,贞元年间进士。新春--早春。上林--上林苑,秦汉时富苑,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前两句讲,对于诗家来说,一年最美的光景是在早春,那时候枝条上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半未均匀,却分外地清新悦人。因为柳枝新叶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言外之意,是这清新的景色还没引起人们充分的注意,所以环境十分清幽。于是,三、四两句接上说,假如要等到上林苑中的繁花似锦,那你出门所见就全是看花的人。诗中强调诗人要感觉敏锐,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新鲜事物,写出新的意境。有的论者认为,也可以引申为要善于及早发现人才。

题木居士二首(选一)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贞元年间进士,大文学家。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诗歌创作力求新奇也能独树一帜。

木居士--对木雕神像的戏称。唐时未阳(今属湖南)一带有木居士庙,诗人路过时题咏此诗。

诗中揭露这样一种现象:一棵不知经历多少岁月的枯木朽株,经过雷殛火烧、雨淋水浸,扭曲的树根像是人的头面,枝干像人的身躯。偶然被迷信的人们当成"木居士"加以神化,立刻便有无数的善男信女跪拜求福。诗人运用咏物寓言的形式,抓住"木居士"和"求福人"这两个形象,借端托喻,取得喜剧艺术的讽刺效果,而且颇富哲理性。

楸树二首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商花万万层。

与脱--给它脱掉。青罗帔(音沛)--状写藤萝缠绕大树的形态。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前两句说,这棵楸树经过多少年才长成如此高的大树。可是,一朝被藤萝缠绕就再也不得脱身。后两句说,如果有谁能够摘除这缠绕大树的"青罗帔",那我们就会看到大树上高花似锦,叠叠层层。

此诗语句通俗,意义却很深厚。人也像这棵大树一样,很不容易成长起来,有所建树,却遭到藤萝之类奸人的重重困扰,只有帮助解除这些有害的寄生物,他才能摆脱困境,重现异采。

有的学者认为,楸树的花黄绿色,极细小;而与楸相似的梓树,花大,黄白色,与诗中之"看吐高花万万层"顿相称。因此,"楸"乃"梓"之误。

幸自枝条能树立,何烦萝蔓作交加。旁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幸自--本自。何烦--何须,不需要。萝蔓--藤萝的枝蔓。

诗中说,楸树的枝桠本来能够卓然自立,又何须藤萝的枝蔓去缠绕交加。结果,楸树开花,藤萝也跟着凑趣,导致不懂得寻求根本的人为假象所迷惑,以为藤萝的花胜似楸树的花。

诗人因物寄感,讥刺了本末不分、惑于假象的世相,于感慨中寓有深刻的哲理。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年间进士,唐代杰出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于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在绝句创作上有很高成就。

乌衣巷--在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的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即诗中所称王、谢)等豪门望族都居住在这里。朱雀桥--秦淮河上的一座桥,邻近乌衣巷。

诗人通过对朱雀桥边野草闲花蔓生,乌衣巷口一抹夕晖斜照,从前贵族堂前的燕子飞到寻常百姓家去做巢垒窝等现象的描述,寄寓了胜景不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本来景物十分寻常,描写也通俗浅显,但由于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创造出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竹枝词(选二)

城西门前滟灏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恨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今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两诗句法相似,前者以石作喻,后者以水作喻,都是借吟咏三峡景物来讽喻、慨叹世道人心。命意警辟,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第一首:城--指白帝城。首句说滟f预堆所处的地点;次句说,这一奇石耸立,千百年怒浪轰摧,巍然不动;三四两句以世道人心作比,点明主旨,慨叹世情云雨翻覆,人心东西摇摆,不如巨石之坚定不移。

第二首:瞿唐--指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至黛溪口,全长八公里,航程虽短,却非常险峻。在瞿塘峡口夔门,原有一巨大的礁石,横卧江心,即诗中提到的滟预堆,现已炸除。嘈嘈--象声词,形容水声。十二滩一并非确数,概言险滩之多。近人俞陛云评论:后两句是说瞿塘以险恶著称,因水为万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为不平之鸣,而人心则平地可起波澜,其险更胜过瞿塘也。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排云上--冲霄直上。

诗中大意是,从古以来的文士,一到秋天就悲叹落寞与萧条,我却要说秋天的景色胜过春朝。看那晴朗的秋空,一只白鹤正排云直上,立刻把我的诗情引上了万丈青霄。

诗人此时虽受贬于朗州,却不现愁苦衰飒之气,也没有跟着古人去唱悲秋的常调,相反地通过健鹤排云,凌霄直上的动人景色,来咏赞晴明壮美的秋天,读了令人振奋。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嗾(音擞)--唆使,挑动指使。

这是一首形象化的寓有深刻哲理的诗。意思是,山明水净的夜晚,寒霜降落,几树红叶出现在浅黄色的秋林之间。登上高楼远眺,面对那苍凉萧瑟的秋光,人们觉得清爽入骨,思想澄净,心境深沉,精神振奋。而那千娇百媚、繁华浓艳的春色,却会挑动你沉酣迷乱,轻浮若狂。

诗人把令人清醒的秋光和惹人迷乱的春色加以比较,形象地说明了艰难的境遇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而处于闲适逸豫的生活,如果缺乏自觉性,便很容易造成壮志消磨,沉缅迷乱。

杨柳枝词(选二)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洞。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词--原为汉乐府的《折杨柳》曲,刘禹锡、白居易翻曲作新声,内容有较大突破。梅花--即《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羌(音枪)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淮南"句--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写过一首《招隐士》词,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这里借指南方的歌词。新翻--新创制的。作者说,羌笛吹奏的塞北的《梅花落》,淮南王门客小山写过的"桂树"词,--请您别再演奏那些前朝的旧曲,还是听一听我这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民歌的热爱,也含有提倡创新、反对泥的深意。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金谷园--晋石崇修建的著名园林,旧址在今洛阳市西北。铜驼陌--古代著名的繁华、游乐之区,因道旁塑有一对铜驼而得名,旧址在今洛阳的铜驼街。须臾一一时间很短。争一一怎。垂杨一一古诗词中的杨柳,一般泛指柳树。

诗人说,昔日著名的金谷园,已经是群莺乱飞,草异剩有太芎瞄毛繁华热阔的银驼陌,如今也搴旷寥落,只剥右清风吹拂。眼前的满城桃李花开似锦,无奈为时很短,怎比得从日常事物的对比中,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浪淘沙词(选一)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迁客--指被贬官的人。漉(音鹿)--过滤。诗人一生多次遭受谗言诬毁,艰苦备尝,终于得到洗雪,现出清白正直的人格。正如金子埋在沙砾之中,经过无限艰辛的千淘万漉,最后狂沙荡尽,始现真容。此诗乃诗人自况,同时也含有普遍的警喻意义。

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米嘉荣--唐元和、长庆年间的著名歌唱家。凉州一一指《凉州曲》,原是凉州民歌,由西凉府都督进献朝廷。据记载,《凉州曲》初入宫廷时,听者曾有争议,可见确是有"意外声"(弦外之音,奇特之调)的。事--侍奉。

诗人说,能够唱出《凉州曲》意外之声的,旧人里恐怕只有米嘉荣了。但是,这硕果仅存者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近来世俗之见,往往只是看重新人而轻忽先辈,所以,逼得一些老艺人也只好染黑了胡须去侍奉那些年轻的后生了。诗中有不平,有牢骚,隐含着讽刺。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首句写景,杨柳青翠可人,江水缓缓平平,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环境。次句写耳中所闻,女郎听

到了江上传来的唱歌声,因为是所倾心的人唱的,听来分外感到亲切。三、四句写闻歌之后的心理活动。由于歌声不像对话那么意向明确,女郎只好想象、分析对方的真实态度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这倒有些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东边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说是天没晴实际上已经晴了。

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诗人巧妙地运用 这双关隐语,把女郎听到情人唱歌时既喜欢又担忧的微 妙复杂的情怀,写得生动、逼真。

醉中对红叶 自居易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居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他是唐代的重要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杪(音秒)秋--秋末,晚秋。春--这里指春色、春光。

由于韵律上的要求,诗人在首联创作了两个倒装句,实际是:晚秋树临风,长年人对酒。意思是说,自己长年嗜酒,犹如晚秋临风的霜叶,脸上总是红扑扑的。这些都是铺垫。关键在后面两句:霜叶虽然也是一色艳红,但毕竟不是春色;人的醉貌尽管也是红颜,但终究失去了少年心态。有人考证,作者此诗写于江州被贬期间,寥寥二十个字,把政治上失意后借酒浇愁,情怀悒郁的心态,形象地反映出来。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苦热--酷暑炎热;也可解释为以酷热为苦。恒寂

--和尚,作者友人。禅室、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禅师--对和尚的尊称。

诗中寄寓了一种哲理。

诗人说,时值炎夏酷热,许多人都四出避暑,奔走如狂,唯独恒寂禅师在屋中静坐不动。那么,是不是这间禅房很独特,滔天的热浪根本进不来呢?并不是。只是因为禅师心定如冰,所以也就有身凉似水的感觉。这和陶渊明诗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同一机理。

禽虫十二章(选一)白居易焦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焦螟--古代传说中最小的虫类。蛮、触--《庄子》中说的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诸天--佛经中语,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的大宇宙。下界--指人间。微尘--佛经认为,人类所处的世界,与大宇宙相比,不过是一粒微尘。

诗中讽喻说,人们常常为一些极末微的事情争斗不已,宛如焦螟在蚊巢里杀敌,蛮、触在蜗角中交争。如果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把这些人和事放在茫茫宇宙里来观察,就会发现,这无异于是在一粒微尘里争雄斗胜,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

林下樗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有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樗(音初)--臭椿,古称樗为无用之材。镌(音捐)--雕刻。生理--犹言生命、生机。尽天年--尽享天年,长寿。

诗人通过名贵的檀、桂和无材的老樗这两类树木的不同际遇,阐释了庄子提出的老樗以其不材得享天年的道理。

诗人说,香檀、文桂由于身价高、用途广,备受雕镌之苦,生理不能得以自全;而老樗以其无材可用,没有人去注意它,因而得以逃脱刀斧的砍伐,一枝不损地 尽享天年。

放鱼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盘涡--漩涡。长鲸--哺乳动物,胎生,是现在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拟--打算。

诗人给鱼放生,嘱咐说,要提防香饵的诱惑,见到它先就闭口;回到长江大河里也要善自藏身,警惕那漩 涡激浪产生的倾覆之险。当然,也不可像长鲸那样总打算害人!

说的是鱼,实际上句句都在教人,语意深沉,发人深省。

点额鱼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鳍却返初。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龙门--山西河津禹门口,称龙门。古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大鱼群集龙门下,跃过者化为龙;否则,点额而还。点额一鲤鱼头额触撞石壁。李白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后因以点额喻仕途失意或应试落第。这是一首比体诗。构思巧妙,寄意深远。

诗人说,没有跃过龙门的鱼,额触石壁而回,依旧是青鳍红尾,返本还初。(其实,也用不着懊丧,)化为龙以后,在天上要嘘云行雨,那也实在是辛苦无比,(还真不如嬉戏江中自由自在。)看来,化龙也未必就比当鱼强多少。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自居易称意新官又少年,秋凉身健好朝天。青云上了无多路,却要徐驱稳著鞭。赴阙--上朝赴任。驱--前行。

诗中真情规劝,语重心长。大意是,你现在青云得步,再往高处攀升也不会有更多的路程了;可是,却要行事稳重,小心谨慎。表现了作者对少年得志的崔生的深切关怀,里面又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自 感

宴游寝食渐无味,杯杓管弦徒绕身。

宾客欢娱童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诗人感到,宴饮、出游、吃喝、眠寝,已经渐渐地变得十分乏味了,酒肉入肠,管弦盈耳,俗务缠身,也都毫无兴致,提不起来精神。只博得宾客欢颜、童仆饱腹,原来是,高官厚禄于己并无裨益,不过是为了他!

从切身经历和实际体验中,写出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这是白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涧中鱼

海水桑田欲度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前三句写沧桑翻覆,实际是写朝廷(天池)的血火 斗争。置身山林,远离魏阙,像深涧游鱼那样,不遭争 斗之祸,可以自得其乐。

悯农二首(选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无锡人,元和年间进士,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远的通俗诗,题材很普通,道 理也是尽人皆知的,但它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原因在于它避免了那种概念化的说教方式,而是抓住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概括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盘中餐"乃是农民含辛茹苦创造出来的人间至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意蕴深邃 l

的格言。

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皇甫松一一字子奇,自号檀栾子,唐代浙江建德人。诗词,绝句有民歌风味,清新可喜。

罾(音增)船--扳罾打鱼的船。用竹竿作支架的

渔网,叫"罾"。浦--水滨,也就是下旬说的"沙嘴"。诗中说,河滩边上蒙茸的细草接连着稀疏的丛林,风高浪恶,渔船被摇荡得半浮半沉。眼前那鸥眠鹭宿之地并不是往的江滨,--去年的沙嘴现已变作江心。

诗人写的是眼中所见,但寓意却十分深刻,使人因小见大,由事入理,面对沧桑迭变,不胜今昔之感。

题兴化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贾岛--唐代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后还俗,屡试进士不第。其诗喜写枯寂之境,多寒苦之辞。

兴化园亭--唐文宗时,裴度进位中书令,大兴土 木,修建兴化寺亭园。桃李--古籍《韩诗外传》上说,春种桃李者,夏得荫其下,秋得其实;春种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此诗取其意。

诗中说,达官贵人为怡悦耳目于一时,不惜令千家 荡产,凿池养花,却又不栽春华秋实的桃李,只种多刺 的蔷薇,结果秋风一起,花叶凋零,剩下了满亭棘刺。

--这种后果,你这个园主是应该晓得的。诗中以家常语、眼前事,提炼出讽嘲权贵、抨击聚敛、讥刺奢靡的重大题旨,于浅淡中见深意。

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元稹(音诊)--字微之,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

秋丛--丛丛秋菊。陶家一~指东晋文学家陶渊

明,以爱菊闻名。

诗人说他像陶渊明一样,在屋舍周围栽种下丛丛菊花,每日里绕篱赏菊,流连忘返,直到红日西斜。不是在群芳之中独对菊花有所偏爱,只因为在百花中菊花最后凋谢,此花开后更无他花。里面蕴含着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言浅情深,意蕴深邃。

离思五首(选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本诗为悼念亡妻而作。

首句的意思是,对于水来说,沧海是至广至大,无以复加的,所以经过大海之后,一般的水就不在话下了。语出《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次句与首句同样,强调了事物的唯一性。据宋玉的《高唐赋序》说,巫山的云为神女所化,茂如松树,美似瑶姬。因此,它是世间至美的形象,其他任何云彩都数不上。两句用来隐喻妻子的至美至善和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至深。第三句接下来说,正由于夫妻关系是这样美好,因此对其他女色绝无顾盼之意。对此,诗人予以形象化的表现,说自己草草地、仓促地走过花丛,总是懒于顾盼。(依古义,"取次"可作次第地、挨个地解释,也可作仓促、草草解释。)第四句承上进一步说明"懒回顾"的原因。"君"指亡妻。关于"修道",可作两种理解:元稹本人确也尊佛奉道,但也可解释为修身治学。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用以解脱失去爱侣的悲痛,求得感情上的寄托,所以,它和追念亡妻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 wenku.baidu.com/view/2c62771dc281e53a5802

星星就是我啊
2011-01-05 · TA获得超过68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98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823万
展开全部
成功的草,人们只感叹他现实的嫩绿,然而他当初的幼苗,冲破了艰辛的大地,沾满了沉痛的泥土
绝对原创,而且是首次发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敌战神徐振宇
2011-01-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万
展开全部
我也要问这个问题!!所以————I do not know!!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