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 要】语文教学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可以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本文从教材中的自然美、形象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因素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如何发掘这些美学素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材 审美
审美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通过语文教育能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欣赏美、创造美。唯其如此,语文才能成为一个流光溢彩的美学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是顺理成章之事。
因而,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美的因素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自然美
社会上对美的评价标准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这些观念中,正确的观念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错误的观念也同样会影响到学生,加之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往往缺乏正确识别事物的能力,极容易曲解美丑,甚至把美丑颠倒,这就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从而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语文课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懂得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是最普遍、最大众的美,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那些以自然美为描写对象的散文,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料来源,同时也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写作素材。中学语文教材中以“自然美”为描写对象的游记、散文之类,就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自然美”方面的审美教育内容。在教材中有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有雄伟奇丽的天山景物;有生机蓬蓬的春天秀色;有艳如处子的茶花;有丹心似火的枫叶;等等。每一篇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唤起学生美的感情。通过文章所创造的审美境界,能帮助学生深化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人物形象美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当使他们懂得尽管生活中与教材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和理解得到,更不是一般人都能对美进行正确评价的。如社会上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和行为是美的,但也有人把这些人看作是“傻子”。这说明只有具备了正确审美观的人,才能感受、理解和评价客观存在的美。
人物形象美是指人物形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以内在美为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以人物形象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作品。在这条文学作品的长廊中,作家们留下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有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作为审美的典型,对学生有强烈的审美教育作用。如迂腐可怜的孔乙己,麻木不仁的闰土,不愿做亡国奴的韩麦尔,追求虚荣的路瓦裁夫人,守财奴葛朗台,悭吝鬼泼留希金……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无不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人物形象美”的这种感人力量和教育作用,感染启迪、净化升华学生的思想、心灵,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点燃他们为美好理想而献身的感情火花。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通过对林冲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这一性格转变的细腻刻画与具体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的正义凛然、敢作敢当、嫉恶如仇的崇高品德。同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给我们塑造了陆谦这个忘恩负义、设计陷害林冲的反面形象,在鲜明的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
三、艺术美
文学作品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它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但作为自然美,生活美集中表现的艺术美,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通篇贮满深深的父子之情。就语文教学特点来看,艺术美应包括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美;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形式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去展现这些美,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实践感受、领悟、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应是外加的教学,应该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机结合并高度统一起来。这是因为美学的审美价值,一般是以认识价值作为基础的。学生的认识价值又要依赖于对课文的欣赏价值来体现。审美教育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它是通过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心灵。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和利用美的素养。另外还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随时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心愉快地进行学习,并使之接受美感教育。
四、“科学美”
科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在科技性说明文中显得尤为突出。如:《中国石拱桥》科学而准确地介绍了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兴建历史及价值。《眼睛与仿生学》说明人和动物的眼睛的不同结构和功能,揭示了研究各种不同形态的眼睛,对发展仿生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都有着重要意义,使人深深地体会到科学研究、科学发展所具有的动力美,还体现了科学工作者不断研究新的科学领域的探索美。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单位:新疆和静高级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材 审美
审美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通过语文教育能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欣赏美、创造美。唯其如此,语文才能成为一个流光溢彩的美学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是顺理成章之事。
因而,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美的因素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自然美
社会上对美的评价标准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这些观念中,正确的观念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错误的观念也同样会影响到学生,加之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往往缺乏正确识别事物的能力,极容易曲解美丑,甚至把美丑颠倒,这就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从而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语文课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懂得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是最普遍、最大众的美,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那些以自然美为描写对象的散文,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料来源,同时也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写作素材。中学语文教材中以“自然美”为描写对象的游记、散文之类,就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自然美”方面的审美教育内容。在教材中有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有雄伟奇丽的天山景物;有生机蓬蓬的春天秀色;有艳如处子的茶花;有丹心似火的枫叶;等等。每一篇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唤起学生美的感情。通过文章所创造的审美境界,能帮助学生深化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人物形象美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当使他们懂得尽管生活中与教材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和理解得到,更不是一般人都能对美进行正确评价的。如社会上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和行为是美的,但也有人把这些人看作是“傻子”。这说明只有具备了正确审美观的人,才能感受、理解和评价客观存在的美。
人物形象美是指人物形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以内在美为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以人物形象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作品。在这条文学作品的长廊中,作家们留下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有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作为审美的典型,对学生有强烈的审美教育作用。如迂腐可怜的孔乙己,麻木不仁的闰土,不愿做亡国奴的韩麦尔,追求虚荣的路瓦裁夫人,守财奴葛朗台,悭吝鬼泼留希金……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无不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人物形象美”的这种感人力量和教育作用,感染启迪、净化升华学生的思想、心灵,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点燃他们为美好理想而献身的感情火花。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通过对林冲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这一性格转变的细腻刻画与具体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的正义凛然、敢作敢当、嫉恶如仇的崇高品德。同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给我们塑造了陆谦这个忘恩负义、设计陷害林冲的反面形象,在鲜明的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
三、艺术美
文学作品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它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但作为自然美,生活美集中表现的艺术美,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通篇贮满深深的父子之情。就语文教学特点来看,艺术美应包括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美;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形式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去展现这些美,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实践感受、领悟、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应是外加的教学,应该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机结合并高度统一起来。这是因为美学的审美价值,一般是以认识价值作为基础的。学生的认识价值又要依赖于对课文的欣赏价值来体现。审美教育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它是通过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心灵。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和利用美的素养。另外还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随时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心愉快地进行学习,并使之接受美感教育。
四、“科学美”
科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在科技性说明文中显得尤为突出。如:《中国石拱桥》科学而准确地介绍了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兴建历史及价值。《眼睛与仿生学》说明人和动物的眼睛的不同结构和功能,揭示了研究各种不同形态的眼睛,对发展仿生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都有着重要意义,使人深深地体会到科学研究、科学发展所具有的动力美,还体现了科学工作者不断研究新的科学领域的探索美。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单位:新疆和静高级中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文化课辅导中心是成都择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教育服务平台,专注于为艺体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课辅导。我们深知艺体生在专业与文化课之间的平衡挑战,因此,我们集结了优秀的教师团队,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案,助力艺体生克服文化课难题,实现专...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