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展开全部
《红楼梦》第48回生动地描写了香菱学诗的故事。香菱从一个做诗的门外汉,到最后做的诗“新巧有意趣”,其学习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林黛玉可以说是香菱学诗的惟一的老师。教学伊始,黛玉对香菱说:“我虽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其中既有谦虚,又含自信。那么黛玉是怎样教香菱学诗的呢?
其一,多鼓励,树信心。香菱学诗的动机不过是心里羡慕。能否把这个动机转化成为巨大的动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黛玉一方面夸香菱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并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也许正是在黛玉的鼓励下,香菱学诗才达到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的痴迷程度。换言之,如果黛玉也像宝钗那样,说香菱“呆头呆脑”,那么香菱早已望“诗”却步,垂头丧气了,哪还能以苦为乐,忘我学习呢?
其二,多阅读,讲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关键是怎么读。不加选择、囫囵吞枣,还是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黛玉选择了后者。她让香菱精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以这三人做底子,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这种阅读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其效果不言而喻。
其三,多练习,超文本。不经过反复练习,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就同一题目《月》,香菱前后共写了三首诗,前两首都告失败。黛玉究其原因,香菱不是“读的诗少,被他缚住”,就是“过于穿凿了”。针对这种状况,黛玉鼓励香菱“只放开胆子去做”,这不是和我们现在提倡的超越教材的理念一样吗?放开胆子,易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除上述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香菱的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的黛玉没有采用灌输的做法。而是和香菱处于平等的地位,主张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让香菱畅所欲言,谈学习心得,就其不足适当点拨。这样,一方面了解了香菱的学习状况,教时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调动了香菱的积极性,培养了香菱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由此看来,香菱后来写的诗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固然与她的刻苦认真有关,但如果没有黛玉的科学指导,恐怕也难有成就。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体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援引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9日第4版 作者 山西省大同市铁三校 王跃精
林黛玉可以说是香菱学诗的惟一的老师。教学伊始,黛玉对香菱说:“我虽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其中既有谦虚,又含自信。那么黛玉是怎样教香菱学诗的呢?
其一,多鼓励,树信心。香菱学诗的动机不过是心里羡慕。能否把这个动机转化成为巨大的动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黛玉一方面夸香菱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并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也许正是在黛玉的鼓励下,香菱学诗才达到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的痴迷程度。换言之,如果黛玉也像宝钗那样,说香菱“呆头呆脑”,那么香菱早已望“诗”却步,垂头丧气了,哪还能以苦为乐,忘我学习呢?
其二,多阅读,讲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关键是怎么读。不加选择、囫囵吞枣,还是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黛玉选择了后者。她让香菱精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以这三人做底子,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这种阅读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其效果不言而喻。
其三,多练习,超文本。不经过反复练习,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就同一题目《月》,香菱前后共写了三首诗,前两首都告失败。黛玉究其原因,香菱不是“读的诗少,被他缚住”,就是“过于穿凿了”。针对这种状况,黛玉鼓励香菱“只放开胆子去做”,这不是和我们现在提倡的超越教材的理念一样吗?放开胆子,易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除上述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香菱的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的黛玉没有采用灌输的做法。而是和香菱处于平等的地位,主张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让香菱畅所欲言,谈学习心得,就其不足适当点拨。这样,一方面了解了香菱的学习状况,教时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调动了香菱的积极性,培养了香菱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由此看来,香菱后来写的诗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固然与她的刻苦认真有关,但如果没有黛玉的科学指导,恐怕也难有成就。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体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援引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9日第4版 作者 山西省大同市铁三校 王跃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