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培训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员工培训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通常都会定期安排培训,支出的培训费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关于培训费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
培训费的账务处理
计提员工培训费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发放员工培训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怎么理解?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该科目的贷方表示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借方表示实际发放的职工薪酬,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而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还应当按照“工资”、“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什么是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收入,贷方反映库现金的支出,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现金的余额,并且一般不表示在贷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库存现金”账户的明细分类核算是通过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的。现金日记账是反映和监督现金收支结存的序时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并为每一账页按顺序编号,防止账页丢失或随意抽换,也便于查阅。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账实相符,因此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及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
员工培训费如何做会计分录?
企业员工发生的培训费,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职工教育经费核算。接下来深空网将给大家详细介绍员工培训费会计分录的内容,来一起了解吧。
员工培训费分录处理
1、计提职工培训费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2、发放职工培训费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列支范围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材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培训费专票能否抵扣?
培训费专票可以抵扣。
列入职工教育经费的培训专票可以抵扣。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因此,培训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可按规定抵扣,但要注意应在福利费开支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