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缓和曲线的曲线长怎么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曲线长L=R(A-2B)PI/180+2H。
其中R,A,H,P,Q分别为半径、转角值、缓和曲线长、P和Q是缓和曲线参数,P=H^2/(24R),Q=H/2-H^3/(240R^2)
由于直线与圆曲线间存在曲率半径的突变,圆曲线半径越大,这种突变程度就越小。当圆曲线半径超过2000m时,这种突变对轨道交通行车影响很小。而当正线上曲线半径不大于2000m时,则要在圆曲线与直线间加设缓和曲线,实现曲率半径的逐渐过渡,减少列车在突变点处的轮轨冲击。
因此,《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规定:“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之间应根据曲线半径、超高设置及设计速度等因素设置缓和曲线,其长度可按表的规定采用。”
扩展资料
缓和曲线产生的效果: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驾驶;
2、离心加速度连续变化,没有突变,乘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p——内移距,单位:m;
q——切线增长,单位:m;(有些文献用 m 表示该变量)
T——切线长,单位:m;
E——外距,单位:m;
D——切曲差,即切线长减去曲线长,单位: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和曲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