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战争中元朝为什么失败了

 我来答
惊鹤说战争
2023-06-16 · 超过18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6万
展开全部

元日战争中元朝为什么失败了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

蒙古帝国消灭金朝以后,负责漠南汉地事务的忽必烈于1260年在中原即位称帝。同年,高丽元宗向其称臣,高丽成为其东藩。1264年忽必烈定鼎燕京,以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并于两年之后要求高丽派使者奔赴日本,希望与日本“通好”(同时忽必烈想消耗南宋新附军)。

赵彝代表元廷出使日本,但未取得任何收获;1268年,忽必烈又派遣了第二批使者,同样是空手而回。两批使者都参见了镇西奉行,由其传达镰仓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及在京都的天皇。此后,忽必烈或通过高丽,或自遣使者,又继续发送了一系列的信件,并以战争相威胁。幕府时值镰仓时代中期,幕府将军惟康亲王并无实权,实权掌握在权臣北条氏手中。

当时的执权北条时宗决定不投降,并立刻着手加强日本最靠近高丽的领土,因此也是最有可能被首先侵略的地方——九州的防御。首先,幕府命令分封在九州的大名回到自己的驻地,并将在九州的军队西移,以进一步增固可能的登陆点的防御。另外,幕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宗教祈祷活动,以心理战来应对这场危机。

忽必烈早在1268年就想发动战争,但却发现朝鲜半岛当时没有足够的财力提供充足的兵力;1273年他派了一支部队去高丽做为先锋,结果这支部队却无法在高丽的国土上自给自足,最终被迫返回中国以资补给。因为元军骑兵所需的马匹,以及所需的养马草场,都严重限制了部队的运动,以致于元军无法在缺乏牧草的地区活动。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的两次征日战争。1259年(宪宗九年)征服高丽的忽必烈于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丽使者携国书赴日,书中要求日本效法高丽来朝“通好”,否则将至“用兵”。

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书辞无理”,拒绝接受。幕府执权北条时宗令大宰府备战,加强九州沿海要地的警备。其后忽必烈又两派使者,均遭日本朝廷拒见。1274年忽必烈发动征日战争。

1274年10月3日,任命征东元帅忻都、右左副帅洪茶丘和刘复亨统率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计3.23万人从高丽合浦出发。1274年10月5日至14日相继袭击。对马、壹岐岛。16日逼近肥前沿海诸岛,使几百名日本武士丧生。19日元军兵船驶进博多湾,翌日登陆。

日军守护藤原经资指挥英勇战斗,但在元军步兵集闭战法和火药武器震天雷的威力下,日军处于不利地位。据日蒙古型皮铠本史书记载:击鼓鸣锣,杀声震天。日军战马惊恐不安,跳跃打转,当武士拨转马头冲向敌人的时候,已经被敌人射中。

蒙古矢短,但矢根涂有毒液,射上即中毒。敌数百人箭射如雨,长柄矛可刺进铠甲缝隙。元军排列成队,有逼近者,中间分开,两端合围,予以消灭。元军甲轻、善骑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进退。大将据高处指挥,进退击鼓,按鼓声行动。在后退时,铁炮中装铁弹,随着火焰喷出,四面烈火,烟气弥漫;其声凄厉,心碎肝裂,目眩耳聋,不辩东西,被击毙者极多。激战至暮,日军撤至太宰府水城。

然而元军虽然在战场上压制了日军,却不擅长山地作战,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且日军战斗意志顽强,坚决抵抗,给元军也造成了不小损失,刘复亨受箭伤,元军撤至船上。当夜意外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忻都连夜乘剩余船只撤退回国。

自1275年起,幕府就开始为他们认为不久将进行的第二次入侵做了准备。除了更好地组织起九州的武士外,学习中原的战术体系之外,他们还在很多可能登陆点修建堡垒和其它防御设施,这些登陆点中包括博多港。与此同时,高丽国王多次与元朝谈判,反对进一步的征战日本计划。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两次下令将元朝派来的使者斩首。忽必烈非常恼火,开始积极筹划第二次征战。

1279年元军征服南宋之后,于1281年春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征战。元军的这次入侵规模大于第一次,其中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领的江南军就有十余万人(包含辅兵)。

发兵两路,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领四万作战部队,战船九百艘,从朝鲜出发;一路由范文虎率领十万江南屯田部队,战船三千五百艘,从庆元(浙江宁波)出发。

元军舰队因供应和人员登载问题而推迟了起航。高丽盟军先行进发,在对马岛惨遭失败而返。同年夏,元军联合高丽人夺取了壹岐岛,而后向九州进发,并在不同地点登陆。在经历一些独立的小战斗,也就是所谓的弘安之战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战”后,元军被赶回了船上。此时一场持续两天的台风,也就是非常有名的“神风”,袭击了元军舰队并摧毁了大部分的船只。

关于元军舰队被台风摧毁的原因,有说法认为是因为元军使用的是在内河航行的平底船,采用了当时较为流行的水密隔舱设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

但是需要确定的是,虽然元军遭遇了台风,但是台风发生时,并不是所有的元军都在船上,绝大部分屯驻在平户岛、鹰岛等九州岛西北部的岛屿进行休整,准备向东移动,袭击太宰府。

实际上元军对日军的作战非常不利,在台风发生之前,日军就在壹岐岛之战中打败了元军,逼迫元军东路军放弃壹岐岛,南下平户岛与主力会合。日军主帅少贰资能取得胜利之后,因为战伤而死亡。

台风发生后,元军溺死不少,物资损失严重,士气也暴跌。但大部尚存。少贰资能之子少贰景资率领数万九州军,水陆结合,对剩余的援军发起迅猛打击,运用主场优势各个击破,元军除了范文虎、忻都等人率领少量士卒逃回之外,都被歼灭或俘虏。

当战争结束时,宇都宫贞纲率领的西国援军(号称六万,实际兵力三万不到)尚在路上,未能赶到。则少贰资能、少贰景资父子打败元军是以少胜多无疑了。

抵御元军入侵的防御工事的遗址,位于日本九州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筥松。这个遗址本来在海岸边,但现已离开海岸很远。

忽必烈于1286年试图再次征战日本,但因同时在南方发动的对越南陈朝的进攻受挫造成国力匮乏而作罢。

日本方面,为了对付元军入侵而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改编使得其经济和军事都处于重压之下,并且整个国家的资源使用已经到了极限。元军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继续统治国家的借口而不是将权力交给天皇。他们之后一段时间继续加强九州的防务,那里的许多军事设施很多年后还有效。由于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幕府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加剧了国内矛盾。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战争来看我H
2023-07-06 · 超过10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2万
展开全部

元日战争中元朝为什么失败了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引发了元日战争,这两次侵略被日本合称为“元寇”或“蒙古袭来”。

在消灭金朝后,忽必烈于1260年在中原即位并建立了元朝。同年,高丽成为元朝的东藩,并向忽必烈称臣。1264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并要求高丽派使者去日本与其“通好”,同时也是为了消耗南宋新附军。赵彝代表元朝出使日本,但未获成功。1268年,忽必烈再次派遣使者,同样未能取得成果。之后,忽必烈通过高丽或派遣使者继续发送信件,并以战争相威胁。

镰仓幕府时期正值镰仓时代中期,实权掌握在北条氏手中,执权北条时宗决定不投降,并加强了九州的防御,因为九州是离高丽最近且最有可能被侵略的地方。

幕府命令九州的大名回到自己的驻地,并将军队西移来增强可能的登陆点的防御。此外,幕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宗教祈祷活动以应对这一危机。

忽必烈早在1268年就有意发动战争,但发现朝鲜半岛没有足够的财力提供充足的兵力。1273年,他派遣了一支部队去高丽做为先锋,但这支部队在高丽无法自给自足,最终被迫返回以补充补给。由于元军骑兵所需的马匹和草地的限制,元军无法在缺乏牧草的地区活动。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发动了两次征日战争。忽必烈于1268年命高丽使者携国书赴日,要求日本向高丽效法来朝“通好”,否则将用兵。日本朝廷拒绝接受,并加强了九州沿海要地的警备。忽必烈派遣的两批使者均遭到日本朝廷的拒见。

1274年10月3日,忻都、洪茶丘和刘复亨被任命为征东元帅、右左副帅,指挥蒙汉军、高丽军和水手等总计3.23万人从高丽出发攻打日本。10月5日至14日期间,他们相继袭击了对马和壹岐岛,导致数百名日本武士丧生。19日,元军兵船进入博多湾并在翌日登陆。

日军在藤原经资的指挥下英勇战斗,但面对元军步兵集闭战法和火药武器的威力,他们处于劣势。根据日蒙古型皮铠本史书的记载,日军击鼓鸣锣,杀声震天。战马惊恐不安,跳跃打转,而当日军武士冲向敌人时,已经被敌人射中。

蒙古的箭矢虽然短小,但箭矢根部涂有毒液,一旦被射中就会中毒。敌人数百人如雨般射箭,长柄矛可刺进甲胄的缝隙。元军排列成队,如果有日军逼近,他们会分开中间,两端合围,然后消灭敌人。

元军的甲胄轻便,擅长骑马,力量强大,不惜一切代价,勇猛自如,善于进退。大将根据高处指挥作战,按照鼓声行动。在后退时,铁炮里装上了铁弹,随着火焰喷出,四面烈火,烟雾弥漫,声音凄厉,伤心肝裂,眩晕耳聋,分不清东西,造成许多人被击毙。激战持续到黄昏,日军撤退到太宰府水城。

然而,尽管元军在战场上压制了日军,他们不擅长山地作战,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此外,日军的战斗意志顽强,坚决抵抗,给元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刘复亨受了箭伤,元军被迫撤退到船上。当晚,意外的台风刮翻了元军200多艘战船,忻都连夜乘剩余船只撤离回国。

自从1275年开始,幕府就开始准备他们认为不久将发生的第二次入侵。除了更好地组织九州的武士外,他们还学习中原的战术体系,并在许多可能的登陆点修建堡垒和其他防御设施,其中包括博多港。

与此同时,高丽国王多次与元朝进行谈判,反对进一步征战日本的计划。元朝也派遣使者到日本,但日本两次下令将元朝派来的使者斩首。忽必烈非常生气,开始积极筹划第二次征战。

1279年元军征服了南宋后,在1281年春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入侵。这次入侵的规模大于第一次,其中江南军由范文虎、李庭等人领导,人数超过十万人(包括辅助人员在内)。

元军分成两路出兵,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领的四万作战部队,乘坐九百艘战船从朝鲜出发;另一路由范文虎率领的十万江南屯田部队,乘坐三千五百艘战船从庆元(浙江宁波)出发。

元军的舰队由于供应和人员登载问题而推迟了起航。高丽盟军先行出发,但在对马岛遭遇失败后被迫退回。同年夏天,元军与高丽人一起攻占了壹岐岛,并向九州进发,在不同的地点登陆。

经历了一些独立的小规模战斗,也就是所谓的弘安之战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战”,元军被迫退回到船上。在那时,一场持续两天的台风,也就是著名的“神风”,袭击了元军舰队,摧毁了大部分船只。

关于元军舰队被台风摧毁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元军使用了平底船,而不是在海上航行的海船,并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水密隔舱设置。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元军遭遇了台风,但并非所有元军都在船上。大部分元军都屯驻在九州岛西北部的平户岛、鹰岛等岛屿准备向东移动,攻打太宰府。

实际上,元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处于劣势。在台风之前,日军在壹岐岛之战中击败了元军,迫使元军东路军放弃壹岐岛,南下平户岛与主力会合。日军主帅少贰资能在取得胜利后因战伤去世。

台风发生后,元军遭受溺死和物资损失严重,士气也大幅下滑。然而,大部分元军仍然幸存。少贰资能的儿子少贰景资率领数万九州军,采取水陆结合的战术,对剩余的援军进行迅猛打击,并利用主场优势一一击破。除范文虎、忻都等人率领的少量士兵成功逃回外,其他元军都被消灭或俘虏。

战斗结束时,宇都宫贞纲率领的西国援军尚未到达,仍在路上,未能提供支援。因此,少贰资能和少贰景资父子以少胜多地击败了元军。

抵御元军入侵的防御工事的遗址,位于日本九州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筥松。这个遗址本来在海岸边,但现已离开海岸很远。

忽必烈于1286年试图再次征战日本,但因同时在南方发动的对越南陈朝的进攻受挫造成国力匮乏而作罢。

日本方面,为了对付元军入侵而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改编使得其经济和军事都处于重压之下,并且整个国家的资源使用已经到了极限。元军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继续统治国家的借口而不是将权力交给天皇。

他们之后一段时间继续加强九州的防务,那里的许多军事设施很多年后还有效。由于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幕府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加剧了国内矛盾。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