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谁有2010-2011年的初一语文人教版的期末试卷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初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检测(11分)
语文是一手漂亮的方块字,语文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文是字词的理解与积累,语文是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摹写,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现在,面对语文学习的基础关,请你开动脑筋,准确作答。
1.为下列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煞风景( ) (2)脑 髓( )
(3)呜 咽( ) (4)歇 憩(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ju ( )躬尽瘁 (2)心有余ji( )
(3)mao( )塞顿开 (4)万lai( )俱寂
3.根据提示填空。(2分)
余光中的《乡愁》—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作者借助( )( )( )
( )四个意象,再现了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
思乡怀亲、眷恋祖国的深情。
4.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物,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 精卫填东海,矢志不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闹天宫》的作者是( )代小说家( )。(1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8分)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精美诗章的吟读,语文是对
文言古韵的品味……学好语文,读背是关键。请认真填写下面句子.
7.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8.出淤泥而采染,□□□□□□。(周敦颐《爱莲说》,
9.□□□□□,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10.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11.曾子不善言辞,但终有所成,著有《大学》,后人认为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统传承者。
读了《(论语)八则》,我们能从他“□□□□□□”的做法中
悟出成才之道应归功于律己反思的道理。
12.古诗词中借月抒发离愁别绪的名句很多,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31分)
阅读,是语文这棵幼苗生长的肥沃土壤,是培育语文的阳光、空气。古今中外,多少
佳作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13.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选文是他的山水游记《 》中的第四篇。(1分)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 ) (2)怡然不动( )
(3)犬牙差互 ( ) (4)隶两从者( )
15.文中写潭水游鱼的笔法极妙。试分析第二段是如何描写潭水和游鱼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作者以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美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描绘的这幅幽雅深邃的画卷中,我们跟随作者时而倾听
清脆的水声,时而观赏嬉戏的游鱼,时而置身凄清的竹林,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作者的
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文,咧答问题。
一诺千金
秦文君
①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
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
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形象不外乎两种:一是腹部隆起
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②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
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
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夜里快要睡觉
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
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
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
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早桥奔过来的。”
③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
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早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
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
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④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
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
千金的严谨。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我们相处的这一
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⑤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
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
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
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
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
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
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
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⑥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
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
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蹒跚 ( ) (2)攒足 ( )
(3)酣睡 ( ) (4)严谨 ( )
19.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评析一下“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
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这句话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那个“借钱男生”给你留下的印象—定很深刻。结合文中事例概括其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写两个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那个借钱男生给作者留下的震撼是绵长深切的。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随意承
诺、习惯于把诺言当戏言时,这个“一诺千金”的故事就更让人感动。结合文章内容,
并联系自已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一诺千金”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命题作文:一次难忘的考试
作文(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你曾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因
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
哭过……请相信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美好的日子正在前方等待着你。
请以“从此,我不再——”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 X”代替。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检测(11分)
语文是一手漂亮的方块字,语文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文是字词的理解与积累,语文是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摹写,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现在,面对语文学习的基础关,请你开动脑筋,准确作答。
1.为下列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煞风景( ) (2)脑 髓( )
(3)呜 咽( ) (4)歇 憩(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ju ( )躬尽瘁 (2)心有余ji( )
(3)mao( )塞顿开 (4)万lai( )俱寂
3.根据提示填空。(2分)
余光中的《乡愁》—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作者借助( )( )( )
( )四个意象,再现了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
思乡怀亲、眷恋祖国的深情。
4.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物,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 精卫填东海,矢志不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闹天宫》的作者是( )代小说家( )。(1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8分)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精美诗章的吟读,语文是对
文言古韵的品味……学好语文,读背是关键。请认真填写下面句子.
7.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8.出淤泥而采染,□□□□□□。(周敦颐《爱莲说》,
9.□□□□□,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10.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11.曾子不善言辞,但终有所成,著有《大学》,后人认为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统传承者。
读了《(论语)八则》,我们能从他“□□□□□□”的做法中
悟出成才之道应归功于律己反思的道理。
12.古诗词中借月抒发离愁别绪的名句很多,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31分)
阅读,是语文这棵幼苗生长的肥沃土壤,是培育语文的阳光、空气。古今中外,多少
佳作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13.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选文是他的山水游记《 》中的第四篇。(1分)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 ) (2)怡然不动( )
(3)犬牙差互 ( ) (4)隶两从者( )
15.文中写潭水游鱼的笔法极妙。试分析第二段是如何描写潭水和游鱼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作者以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美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描绘的这幅幽雅深邃的画卷中,我们跟随作者时而倾听
清脆的水声,时而观赏嬉戏的游鱼,时而置身凄清的竹林,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作者的
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文,咧答问题。
一诺千金
秦文君
①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
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
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形象不外乎两种:一是腹部隆起
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②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
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
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夜里快要睡觉
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
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
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
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早桥奔过来的。”
③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
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早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
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
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④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
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
千金的严谨。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我们相处的这一
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⑤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
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
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
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
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
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
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
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⑥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
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
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蹒跚 ( ) (2)攒足 ( )
(3)酣睡 ( ) (4)严谨 ( )
19.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评析一下“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
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这句话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那个“借钱男生”给你留下的印象—定很深刻。结合文中事例概括其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写两个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那个借钱男生给作者留下的震撼是绵长深切的。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随意承
诺、习惯于把诺言当戏言时,这个“一诺千金”的故事就更让人感动。结合文章内容,
并联系自已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一诺千金”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命题作文:一次难忘的考试
作文(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你曾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因
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
哭过……请相信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美好的日子正在前方等待着你。
请以“从此,我不再——”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 X”代替。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按要求填写诗句。(8分)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 ,小桥流水人家, 。
(4)《<论语>十则》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_____ ______,_____ ____。
(5) ,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栖息(qī) 猝然长逝(cù) 酝酿(liàng) 昂然挺立
B.枯涸(hé) 心旷神怡(yí) 盘虬卧龙(qiú) 峰围蝶阵
C.扒窃(pī) 玲珑剔透(tī) 贮藏(chǔ) 擎天撼地
D.奢望(shē…) 抖擞精神(sǒu) 仙露琼浆(qióng) 明查秋毫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D.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4.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2分)
我喜欢 ,因为
5.综合实践活动。(4分)
(1)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
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请你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原因。
原因是: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6.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
字更好,为什么?(2分)
7.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以丛草为林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作青云白鹤观( ) (2)观之正浓( )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1.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
景物描写的句子有:
作用是:
1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的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朗读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3分)
14.“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中的“探”字可谓一字传神,请你说说“探字的妙处”?
15.作文 花———美
1.按要求填写诗句。(8分)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 ,小桥流水人家, 。
(4)《<论语>十则》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_____ ______,_____ ____。
(5) ,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栖息(qī) 猝然长逝(cù) 酝酿(liàng) 昂然挺立
B.枯涸(hé) 心旷神怡(yí) 盘虬卧龙(qiú) 峰围蝶阵
C.扒窃(pī) 玲珑剔透(tī) 贮藏(chǔ) 擎天撼地
D.奢望(shē…) 抖擞精神(sǒu) 仙露琼浆(qióng) 明查秋毫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D.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4.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2分)
我喜欢 ,因为
5.综合实践活动。(4分)
(1)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
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请你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原因。
原因是: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6.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
字更好,为什么?(2分)
7.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以丛草为林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作青云白鹤观( ) (2)观之正浓( )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1.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
景物描写的句子有:
作用是:
1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的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朗读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3分)
14.“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中的“探”字可谓一字传神,请你说说“探字的妙处”?
15.作文 花———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