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出自哪首诗
出自明代冯梦龙的 《喻世明言·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 》
“上堂: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原为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指凋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去,形容残春的景象,现多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
扩展资料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可无论是冯梦龙的 《喻世明言·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 》和《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至于说《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之文,则是子虚乌有。我们关于士珪禅师唯一能找到的资料只有明尧、明洁编的《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一书。书中有如下记载。
用 法:作主语、宾语;指男女情爱
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长,另一方却并无此意。在男女婚恋问题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与单相思,一厢情愿有相同之处。
参考资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_百度百科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一句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 《喻世明言·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 》, 之后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之中。
再往后,则又见于明代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掾居郎署》。
这三本都是明代比较流行的话本小说集,所以此句应该只是当时社会上较流行的无名文人的诗句。
至于说网上盛传的《续传灯录》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且《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之文,则是子虚乌有。我们关于士珪禅师唯一能找到的资料只有明尧、明洁编的《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一书。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拼 音: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用来形容一方有意一方无意,多用于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网上如今流行“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的出处是《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的说法,源自近几年青春文学的兴起和对“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一句的广泛使用。
如今,此诗句的出处主要有两种说法:
1、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
2、唐伯虎某诗句。由于诗句富于哲理,网上寻源者众多,这两种说法在网上迅速蔓延。
山东学者赵荐轩先生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考证,发现事实上,唐伯虎诗文中并无类似片段。而宋·释惟白的《续传灯录》中,更是根本没有《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这一篇!网上煞有介事地杜撰的所谓出处,只不过是部分不负责任网友的以讹传讹。
2013-11-16
完整的句子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意恋落花
[出处]
语出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上堂: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释义]
原为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指凋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去,形容残春的景象,现多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
[典故]
故事再生:南宋初年禅宗士珪禅师在温州雁荡一带宣讲佛法,一天说到了用心参禅的重要性。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然而,通过眼睛得到的信息是局部的,而体悟佛性需要用整个的心灵去感悟,这种体悟就不是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这种体悟是心灵的感应和接纳。如果把人的“眼见”等间接功能比喻为落花,将人的真心权且比喻为“水”,这种“水”是随缘而流动的水,不是死水。用“眼见”去体察人的真心,这就好比是“落花有意随流水”一样,所以一般情况下,难以体察到这种整体性特征,这就好比“流水无情恋落花”一样。
禅宗的微言大义艰深难懂,用落花流水的比喻,浅显地道出了心灵对事物感知的大道理,也道出了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不会用心的禅理。
[释义延伸]
落花和流水,可以构成多种意境,有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残景象;亦有比喻被打得大败的“落花流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初说的是禅理,而现在更多的用来描述情感。落花遇见流水,实属天意,而流水不恋落花,亦是无奈,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构成了一幕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总让人牵怀。
2013-11-16
释 义: 《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后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多指恋爱方面的事。
出 处: 《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示 例:谁知朱重是个老实人,又且兰花龌龊丑陋,朱重也看不上眼。以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用 法:作主语、宾语;指男女情爱
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长,另一方却并无此意。在男女婚恋问题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与单相思,一厢情愿有相同之处。
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