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空识别区什么意思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
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二战后,随着空中作战力量的发展,特别是以高空高速为基本特征的二代战斗机的发展,各国传统的防空体系面临较大威胁。如果还按照对方目标逼近本国领空才出动战机拦截,时间不充裕,根本无法保证成功拦截。于是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防空识别区,就成了扩大预警空间、保证拦截时间的通行做法。
扩展资料:
一旦发现属性不明的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应经过查证,对于查证差别不了的目标,按敌情掌握,在实施G波道广播同时通报军事最高当局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地面防空兵、航空兵根据情况提高战斗等级,做好战斗准备或者根据情况战斗起飞。执行战斗起飞任务的飞机通常在本国邻海线、国境线或者实际控制线或者公海以内监视、跟踪,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
防空识别区(英语: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简称ADIZ),指的是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
防空识别区现在没有严格的国际法的定义,因为它是没有任何现代国际法依据的一种国内的防御措施,通常认为防空识别区就是一个国家,在它的领空范围外,在国际空域设立的一个预警的一个体制叫防空识别区。
扩展资料
设立防空识别区的意图最早应该是美国设立的,最早1950年开始设立的。那么当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大海洋方向,因为陆地方向大家相邻有共同边界,没法在人家国内设立防空识别区,所以一般防空识别区都是在海洋方向,在海洋方向设立的空中预警体制,主要目的是加强海洋上空的空防,从海洋方向防御敌人的突然袭击,比如说飞机、巡航导弹等各种航空器的袭击。
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型空中预警防卫概念,半个世纪以来防空识别区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在有效地遵守国际法的背景下,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沿海国海防安全的潜在威胁,维护了各国的海洋权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空识别区
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一九九五年十月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二〇〇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