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道路边的李子很容易被人们摘来品尝,如若李子都在树上,未被人摘下,则认为李子一定很苦以至于没有人摘。
这句话出自宋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同游玩。看见路边有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孩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摘李子。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过来,尝一尝,的确是这样。
王戎笑着回答:“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
扩展资料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
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因为道路两旁人来人往,但是李子在树上却那么多的长得,证明没有人采摘,即使有在摘下来尝过之后发现很是涩苦,也就不愿再摘了,所以会留有那么多李子,所以这个李子一定很难吃,不然早就被摘光了。
出处:《智囊(选录)·捷智部·王戎》
典故:
晋朝人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同伴玩游戏,看到路旁有棵李树果实累累,同伴们都争相攀折,唯有王戎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李树就种在路旁,往来的路人竟然没有人摘采,可知李子一定是苦的。”众人不相信,尝后证明王戎所言不虚。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道边苦李
[成语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典故出处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词:“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译文:专称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和路边苦涩的李子没什么区别。
[近义词]无用之材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庸才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