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6
展开全部
一、关于心脏早搏
答:心脏早搏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类型。它只是一种症状,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若频发出现,不要惊慌,可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分清早搏的类型,再决定是否要治疗。心脏早搏可分为室上性和室性早搏两大类。
室上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体内因素(如发热、情绪激动)或体外因素(如饮酒、吸烟等)均可诱发室上性早搏。心源性因素中常见的有二尖瓣病变、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衰及洋地黄药物中毒等。
室上性早搏的处理应针对上述病因和诱因,一般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若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等触发因素时,则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治疗。此时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治疗引起早搏的基本病因,如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不全等。
室性早搏在正常人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中均可见到。大量证据表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性室早病人的存活率与无室早的正常人并无差异,其猝死的风险也不增加。对于这些病人,宜搜寻诱因并努力消除,一般不主张用强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大于药物的疗效。若室早引起严重心悸或胸部不适,应考虑使用毒副作用较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二、心脏早搏形成的原因以及处理
答: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
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但多数人并无不适的症状,或仅仅感到心荡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一下等感觉。频繁的早搏,大多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
许多疾病可引起早搏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脏疾病的病人,会发生早搏。各种心脏病当然都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在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频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发现早搏怎么办?
1.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 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3.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4.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另外,在选择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现心脏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建议或决定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性早搏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性早搏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都无需药物治疗。对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
3、对于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4、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答:心脏早搏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类型。它只是一种症状,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若频发出现,不要惊慌,可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分清早搏的类型,再决定是否要治疗。心脏早搏可分为室上性和室性早搏两大类。
室上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体内因素(如发热、情绪激动)或体外因素(如饮酒、吸烟等)均可诱发室上性早搏。心源性因素中常见的有二尖瓣病变、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衰及洋地黄药物中毒等。
室上性早搏的处理应针对上述病因和诱因,一般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若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等触发因素时,则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治疗。此时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治疗引起早搏的基本病因,如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不全等。
室性早搏在正常人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中均可见到。大量证据表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性室早病人的存活率与无室早的正常人并无差异,其猝死的风险也不增加。对于这些病人,宜搜寻诱因并努力消除,一般不主张用强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大于药物的疗效。若室早引起严重心悸或胸部不适,应考虑使用毒副作用较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二、心脏早搏形成的原因以及处理
答: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
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但多数人并无不适的症状,或仅仅感到心荡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一下等感觉。频繁的早搏,大多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
许多疾病可引起早搏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脏疾病的病人,会发生早搏。各种心脏病当然都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在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频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发现早搏怎么办?
1.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 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3.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4.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另外,在选择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现心脏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建议或决定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性早搏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性早搏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都无需药物治疗。对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
3、对于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4、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2013-12-25
展开全部
异位起搏点提前发生冲动,使心脏提前搏动者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根据起搏点的部位不同,早搏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三种,以室性早搏最多。 早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原因是:①功能性:如激动、紧张、劳累、消化不良、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③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类、咖啡因等药物影响;④低血钾、低血钙;⑤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机械刺激;⑥上感、胆道或尿道感染、猩红热、布氏杆菌病及白喉等。 (1)临床表现 早搏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早搏发生的频率和患者的耐受力,多数患者有心悸、停跳感或撞击感。体检时心脏可听到提前发生的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早搏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明显减弱或消失;有脉搏脱漏现象。 心电图可诊断和鉴别类型。 (2)治疗 功能性早搏不需治疗,很多早搏随病因去除而消失,故病因治疗十分重要。若早搏持续存在,且症状明显,应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房性和房性交界性早搏 首选异搏定40-80毫克,每天5次口服;普萘洛尔心(心得安)10毫克或双异丙吡胺0.1-0.2克,每天3-4次口服;若频繁出现者可用异搏定5-10毫克于2分钟内静脉注射,必要时30分钟后可重复1-2次。 2)室性早搏 首先慢心律200毫克,每天3-4次口服;乙胺碘呋酮0.2克或心律平0.1-0.15克,每天3次口服;还可选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溴苄妥等口服;频发者可用心律平0.5-1毫克/(千克·次)于3-5分钟内静脉注射,也可用利多卡因50毫克/次静脉注射,后者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 早搏(心血管内科)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 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 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 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 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 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 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 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症状表现: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 2.心脏听诊有心搏提前,其后有较长间歇期,可有绌脉。 3.频发室早呈二联律者可发生晕厥。 诊断依据: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心脏听诊可有心搏提前,其后较长间歇期。 2.心电图特征: (1)房性早搏:提前出现房性P波,形 态与窦性P波不同,P-R≥0.12秒,其后可有或 无QRS波,QRS波正常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呈宽 大畸形,代偿间歇不完全性。 (2)室性早搏:提前出现 畸形QRS波,时限一般≥0.12秒,QRS波前后 无相关的P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如早搏夹在2个窦 性搏动之间称间位性早搏;同一导联上出现2种或2种 以上形态的早搏,而配对间期固定者称多形性室性早 搏,配对间期不等者称多源性室性早搏。(3)结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或逆行P 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P-R间期 <0.12秒,代偿间歇完全性。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对无症状偶发早搏者无须治疗。 2.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3.对有症状频发早搏者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无症状偶发早搏无须治疗。 2.补充液体,电解质,维生素。 预防常识: 各种早搏,均可见于正常人,无症状的孤立早搏无须药物治疗,患者应解除顾虑、去除诱因。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加强对原发病治疗。对频发、多源室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早,或RonT上的室早,应首选利多卡因静注,无效后再选用心律平等静注。早搏减少改用口服药物维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