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三全册 20
3个回答
2011-01-09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课第一节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责任的来源主要有: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在社会舞台上,每一个人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会不断地变幻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5、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1)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2)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
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负责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7、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既有物质方面又有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
2、承担责任的意义: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但是,我们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4、无悔地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同样把事情做得出色。
5、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这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第二课 第一节
1、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表现为: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4、“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是指: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第二节
1.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2.公民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2)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和崇高使命是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意义: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第三节
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做到:①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②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③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④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2、如何理解自觉承担责任1)含义: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2)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3)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节
1、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3、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表现: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时间:上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即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或途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1、党的基本路线
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B: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四项基本原则A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地位: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的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改革开放A地位:我国的强国之路。B作用:是我们党、我们的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C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对外开放。
2、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搞社会主义建设,不改革开放不行,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行,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做一艘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好比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只有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
3、为什么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4、怎样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坚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访问演出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总缆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1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第三节
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
3、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构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B政治基础:为了祖国统一和繁荣。
6、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7、“一国两制”
A含义: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B实施的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护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解决台湾问题:A坚持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遵循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课 第一节
1、对外开放的原因:1)在开放的世界里,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2)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3)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开放。
3、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开放。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2)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何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第二节
1、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
其它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计划生育的原因:1)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2)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3)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4、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解决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实行计划生育。
5、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6、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的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水土流失、沙漠化仍在加剧
7、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三节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
5、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3、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我国是十三亿人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命运。
4)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4、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课第一节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责任的来源主要有: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在社会舞台上,每一个人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会不断地变幻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5、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1)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2)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
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负责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7、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既有物质方面又有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
2、承担责任的意义: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但是,我们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4、无悔地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同样把事情做得出色。
5、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这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第二课 第一节
1、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表现为: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4、“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是指: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第二节
1.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2.公民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2)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和崇高使命是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意义: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第三节
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做到:①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②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③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④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2、如何理解自觉承担责任1)含义: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2)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3)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节
1、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3、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表现: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时间:上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即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或途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1、党的基本路线
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B: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四项基本原则A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地位: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的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改革开放A地位:我国的强国之路。B作用:是我们党、我们的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C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对外开放。
2、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搞社会主义建设,不改革开放不行,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行,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做一艘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好比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只有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
3、为什么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4、怎样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坚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访问演出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总缆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1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第三节
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
3、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构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B政治基础:为了祖国统一和繁荣。
6、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7、“一国两制”
A含义: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B实施的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护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解决台湾问题:A坚持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遵循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课 第一节
1、对外开放的原因:1)在开放的世界里,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2)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3)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开放。
3、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开放。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2)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何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第二节
1、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
其它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计划生育的原因:1)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2)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3)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4、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解决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实行计划生育。
5、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6、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的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水土流失、沙漠化仍在加剧
7、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三节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
5、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3、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我国是十三亿人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命运。
4)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4、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1-01-19
展开全部
初三政治总复习计划
邵武明鸿中学 欧美英
近几年来,中考政治采取开卷考试。开卷与闭卷考试截然不同,开卷考试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开卷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突破政治课教学死记硬背的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从近几年的中考题目来看,开卷考试试题在课本或资料中没有现成或完整的答案。体现“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精神,给学生较大的发挥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这样也会给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带来困难,造成老师心中无数,信心不足。面对这种情形应如何面对?下面就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 复习范围
初一思想政治上下册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及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
二、复习步骤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年政治中考开卷的形势得出初三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利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的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分为:初一二知识分别各用二周的时间,初三知识用四周时间。
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是从第九周开始,估计使用两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教师需要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要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前看,初三政治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可谓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考前指导,并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扎实研究初三政治复习课的教法,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方法,搜集其他学校水平高的试题,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 教学措施
(一) 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的考试标准。
课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制订和颁布的,体现了国家对中学思品教学的要求。考试指导与说明是指导我们教学最有效、最实际的方向性手册。上面有明确的考试范围,知识提要,有初中阶段政治学科三部分知识在中考考试命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规定,有中考样卷,达标训练等。新课标和考标强调,既要重视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第一位,知识的运用其次,基本知识的掌握再次。在参加市中考政治复习研讨的时候,从张老师的只言片语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一个想法:过于专业的不考,实质上就是知识性太强、不能很好地渗透和体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考。
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没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即便要背,也是理解的背,背的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答题的语言。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与知识有关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结合具体题目进行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联系:
1、联系相关的教材知识点。跟学生强调,题目肯定跟教材知识点有关,而且很可能跟多个知识点有关,一定要联系和运用教材知识作答,做到不跑题。在专题复习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这一点,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专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看待材料、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联系与材料有关的教材知识点,这样的话,学生在作答的时候,方向上不会出错。
2、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告诉学生,有时候答案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3、联系学生应当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想,如果考试时候考到“假如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你独自一人发现地上有一百钱,你会怎么办?”我们总不至于跟学生讲,你把你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吧!
(二)、重视政治语感的培养。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答问答题的语言很不规范,怎么形容呢?上网聊天一样,完全口语化,又罗嗦,有些学生写了很长一段话,看了半天你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醒学生学会写关键词。
2、教材上、丛书上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去背,丰富答题语言,使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读多了,背多了,政治语感就出来了。
3、上课让学生多发言、多讲。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我们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发
言,讲得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语感,也算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因为开放性的题目往往就是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经常用到的一些标准语言为学生总结出来,复印给学生。
(三)准确地把握命题趋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
几年来 ,中考政治试题的突出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体现素质教育,突出能力考查;题型开放、灵活、鼓励创新。为适应这一命题趋势,我们应重视对历年中考政治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仔细研究中考样题,从中发现中考政治试题的命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同时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一方面,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书本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走出课本,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去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和学生自身联系比较密切的问题,找准热点问题与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四)、讲练结合,加强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指导,提高答题能力,避免无谓的失分
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复习原则。 教师的讲无疑是重要的,但不能面面俱到,要讲到实处,讲在点子上;要突出点、线、面知识;对重点知识反复讲,对典型问题、热点问题重点讲;对易混问题对比讲。在教师讲的同时要保证学生有同步想、同步练的时间。通过这种以讲促练,以练带讲,讲练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准确审题,把握题意的能力、处理材料与知识联系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组织答案的能力、简洁有序表达答案的能力。
在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在解题技巧上犯一些幼稚的毛病,如答题丢问,答非所问等。造成无谓的失分。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在平时考试练习克服这些错误,抓规范训练,提高解题准确率。
邵武明鸿中学 欧美英
近几年来,中考政治采取开卷考试。开卷与闭卷考试截然不同,开卷考试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开卷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突破政治课教学死记硬背的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从近几年的中考题目来看,开卷考试试题在课本或资料中没有现成或完整的答案。体现“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精神,给学生较大的发挥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这样也会给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带来困难,造成老师心中无数,信心不足。面对这种情形应如何面对?下面就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 复习范围
初一思想政治上下册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及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
二、复习步骤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年政治中考开卷的形势得出初三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利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的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分为:初一二知识分别各用二周的时间,初三知识用四周时间。
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是从第九周开始,估计使用两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教师需要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要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前看,初三政治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可谓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考前指导,并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扎实研究初三政治复习课的教法,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方法,搜集其他学校水平高的试题,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 教学措施
(一) 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的考试标准。
课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制订和颁布的,体现了国家对中学思品教学的要求。考试指导与说明是指导我们教学最有效、最实际的方向性手册。上面有明确的考试范围,知识提要,有初中阶段政治学科三部分知识在中考考试命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规定,有中考样卷,达标训练等。新课标和考标强调,既要重视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第一位,知识的运用其次,基本知识的掌握再次。在参加市中考政治复习研讨的时候,从张老师的只言片语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一个想法:过于专业的不考,实质上就是知识性太强、不能很好地渗透和体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考。
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没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即便要背,也是理解的背,背的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答题的语言。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与知识有关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结合具体题目进行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联系:
1、联系相关的教材知识点。跟学生强调,题目肯定跟教材知识点有关,而且很可能跟多个知识点有关,一定要联系和运用教材知识作答,做到不跑题。在专题复习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这一点,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专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看待材料、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联系与材料有关的教材知识点,这样的话,学生在作答的时候,方向上不会出错。
2、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告诉学生,有时候答案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3、联系学生应当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想,如果考试时候考到“假如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你独自一人发现地上有一百钱,你会怎么办?”我们总不至于跟学生讲,你把你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吧!
(二)、重视政治语感的培养。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答问答题的语言很不规范,怎么形容呢?上网聊天一样,完全口语化,又罗嗦,有些学生写了很长一段话,看了半天你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醒学生学会写关键词。
2、教材上、丛书上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去背,丰富答题语言,使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读多了,背多了,政治语感就出来了。
3、上课让学生多发言、多讲。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我们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发
言,讲得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语感,也算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因为开放性的题目往往就是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经常用到的一些标准语言为学生总结出来,复印给学生。
(三)准确地把握命题趋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
几年来 ,中考政治试题的突出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体现素质教育,突出能力考查;题型开放、灵活、鼓励创新。为适应这一命题趋势,我们应重视对历年中考政治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仔细研究中考样题,从中发现中考政治试题的命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同时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一方面,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书本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走出课本,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去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和学生自身联系比较密切的问题,找准热点问题与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四)、讲练结合,加强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指导,提高答题能力,避免无谓的失分
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复习原则。 教师的讲无疑是重要的,但不能面面俱到,要讲到实处,讲在点子上;要突出点、线、面知识;对重点知识反复讲,对典型问题、热点问题重点讲;对易混问题对比讲。在教师讲的同时要保证学生有同步想、同步练的时间。通过这种以讲促练,以练带讲,讲练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准确审题,把握题意的能力、处理材料与知识联系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组织答案的能力、简洁有序表达答案的能力。
在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在解题技巧上犯一些幼稚的毛病,如答题丢问,答非所问等。造成无谓的失分。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在平时考试练习克服这些错误,抓规范训练,提高解题准确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去买云南李祖留的中考政治总复习,上面什么都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