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是谁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郭嘉著名的《十胜十败》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郭嘉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资料上是,196年天子逃难到洛阳,郭嘉在杨彪(三公,杨修他爹)那里混饭,后来曹操迎天子到许昌,郭嘉就去找袁绍了。(这段很多人不知道,特意说明下)
因为是田丰推荐的郭嘉,大将军袁绍接见了他,但是没有任用他,郭嘉于是无奈离开了袁绍。
当然傲娇的郭嘉肯定不承认这个说法的。他反咬一口袁绍,说谋臣如云,兵将如雨,雄踞河北,天下第一诸侯,官拜大将军,可任赏百官,统领天下兵马的袁绍不能成大事,那郭嘉的大事得多大?按我说这必须是一统宇宙的节奏啊。于是郭嘉添了个外号----宇宙战神郭奉孝。
这个时候曹操抱怨炮友戏志才死的早,于是荀彧就推荐了郭嘉。
郭嘉很能说,曹操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很有个性的郭嘉,就把他留在了司空府上,然后自己跑去跟张绣卿卿我我去了。
曹操这一去就三年,SO郭嘉被搁置三年。(三国志没有十胜十败,十胜十败见于一本思想道德丛书【傅子】,并且傅子早在千百年前就失传了)
199年,曹操想起了郭嘉,任命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因为犯司马师的忌讳,且当过祭酒的50个人都不重要,于是后记为司空军祭酒。
而重要的人物比如中军师荀攸,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诸葛亮则不需要更改。我会告诉你,司马炎是诸葛脑残粉么?
攻吕布时候,水淹下邳出现在三国志荀攸传,郭嘉为附议,且郭嘉计谋多附议,人称郭附议。
官渡之战,郭嘉只是出去打了瓶酱油,荀攸和许攸就把仗打完了,郭嘉那个恨啊,靠你们打这么快,摆明不想让我附议啊!
官渡之后,郭嘉提议曹操分化二袁,这个确实要给点赞。
二袁败亡后,郭嘉提出兵贵神速,千里送人头,遗计除曹贼。可惜蹋顿不给力,张辽又太猛,田畴还横插一杠。导致计策破产,郭嘉枉死柳城。乌丸之战具体事迹可以参阅田畴传,或者百度田畴也行。
另附:对于很多嘉黑党认为郭嘉一直是军师祭酒一事而觉得郭嘉对于曹军不重要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衡量一个人并不是看他的官职,而是看他的一生,对于郭嘉来说,他与曹操车同行,陈群参奏郭嘉,明面上赏赐夸赞陈群的刚正不阿,又对郭嘉的行为表示赞赏,已经不单单是君臣的关系了,至少在曹操的眼中,郭嘉是他的知己,也是他整个人生中难得信任的几个人之一,所以说郭嘉的死既是曹操的不幸,也是曹操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