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 的结局是什么意思啊
《菊豆》最后的结局是菊豆将染坊一把火烧了,烧了染坊也就烧了一切罪恶的根源,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能约束菊豆的牢笼所在了。
菊豆是一个悲惨的人物,因为早年间被卖给了杨金山做老婆。但是,杨金山却还是个性无能患者。每日里菊豆除了要帮忙做工还要受杨金山的折磨,可以说是生不如死。好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杨天青喜欢自己。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菊豆生下了她和杨天青的孩子杨天白。孩子虽然生下来了,但是父子却不能相认。而杨金山也是在瘫痪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是杨天青的。孩子长大了,却认了杨金山做爹。一天意外之下,杨金山被淹死了。菊豆的悲惨命运也就开始了。
因为有着世俗的约束,菊豆和杨天青两个人只能偷偷摸摸的在一起,这也使得杨天白认为自己的母亲不忠,是个破坏了杨家规矩的人。杨天白也就对杨天明分外的仇视。菊豆和杨天青偷完情之后昏迷在了地窖内,杨天白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父亲杨天青给打死了。
说实在的,这个还真是一场人间悲剧。这期间充满了对伦理的挑战和对世俗的嘲讽,但是论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谁也逃脱不掉。
菊豆按理来说是个悲惨的人物,可又是幸运的。至少在和杨天青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能做一回女人。可是现实却不容忍她这样的毫无顾忌。
杨天白杀了自己的父亲,也就从根上砍断了世俗的人伦理纲常,菊豆也就没有了牵挂。既如此那还要这个遮羞的牢笼有何用?索性就一把火烧了,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菊豆的结尾,是深层次的表现了“秩序”化的社会,周而复始的被封建枷锁困扰,天青、菊豆和天百再次面对秩序的选择,“秩序”化的天白不顾血缘亲情,亲手杀死了生父天青,想要让观众明白的,便是封建秩序依然存在,而且将将会辈辈相传。
在电影《菊豆》的结尾,是杨金山中风瘫痪,知道了杨天清和菊豆之间的奸情,痛恨不已却又无计可施,后来在和杨天青玩耍的时候,掉进染缸活活的被淹死了,而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杨天青当时的表情,是诡异的微笑,让人不仅想到,封建枷锁下的人们,渐渐变得冷漠无情,纵然亲情也不能改变什么。
伴随杨金山死去,杨天青必须要搬出染坊,他和菊豆开始了野外幽会,村里也渐渐的有了流言蜚语,让长大后的天白羞愤不已,将生父天青赶出了染坊。
杨天青和菊豆在地窖私会,渐渐地有些窒息,天白将昏迷的生父天青扔进染缸淹死,菊豆看到这一切,忍无可忍间一把火点着了染坊,希望这一切随着染坊烟消云散。
结局的意思很明确,既是被封建秩序所累,又是菊豆冲破所有的阻碍,向封建秩序发起挑战,她的身世悲惨可怜,面对年老的杨金山,他大胆的选择了杨天青,冲破礼教的约束,生下了天白,可见她想要做出改变,但是杨天白却又是封建秩序的产物,将菊豆和杨天青逼到绝路,冷漠又无情。
菊豆一把大火烧毁了在杨府的所有苦与乐。可以看作这是一种殉情,为杨天青而殉;可以看作这是一种解脱,从封建礼教束缚之中的解脱;更可以看作这是一种呐喊,为自己不公命运的呐喊。
杨金山下身瘫痪以后,只能终日在家,并且随时需要人照顾。杨金山因从自己妻子菊豆口中,得知杨天白不是自己亲生血肉后,一直想害死杨天白。谁知天白早不开口晚不开口,恰要在被杨金山推下染池的那一刻叫了一声“爹”幸而救了自己一命。恰恰就是这一声“爹”也注定着日后悲惨的结局。经历此事之后,杨天白和杨金山走得更近了,在外人的眼里他们就是一对父子,在杨金山的面子上,杨天白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看似和睦的一家,实则不然。这一点的讽刺之处就在于,杨天白这个所谓的爱情的结晶是由菊豆和杨天青所生,对于杨天青来说,明明自己是孩子的生父,却只能管自己的儿子叫做弟弟。杨天青何许人也?一个在染坊帮忙的人,一个爹娘死得早,被邻居杨天青领养的人。在情谊上,杨金山是杨天青的衣食父母,是收养了他,并把他抚养成人的人。因此不管是在封建思想里还是传统文化之内,杨天青对杨金山都应该心怀感恩,知恩图报。但事实是杨天青和菊豆相爱了,并且是真心相爱。这种情爱没有对错,这情爱之后的结晶即“杨天白”更无对错。错就错在那压得让人无法喘息的世俗,那让人无法逃离的世俗。
介于这种“侄子”和“婶子”的关系,菊豆和杨天青没办法光明正大成为夫妻。用杨天青的话说:被人知晓,会逼死人的“。偷情的最坏结果就在于被别人发现。街坊邻居在村口风言风语,杨天白直接拿了一把菜刀要去杀议论之人。这种”杀“可以说是维护自家名誉也好,还是对杨天青的恨也罢。总之是让这个还在成长的少年受到了来自外部无法屏蔽的伤害。这个不喜言语,把事情都放在心里的孩子,听完别人议论纷纷之后回到家里,恰在地窖里目睹了自己母亲和杨天青偷情的事实。或许在这个少年的心里,母亲再有过错都还是母亲,而杨天青就是那个无法被饶恕的人,甚至到了罪有一死的地步。菊豆亲眼目睹了杨金山的溺死,也同样目睹了杨天青的溺死。对于这个女人来说,不论是贞洁名誉还是此生挚爱,在杨天青溺死的那一瞬间已化为虚无;对于这个女人来说,活下去也再无意义。
这是一个悲剧。一悲在于:杨金山花钱买菊豆做媳妇,在20年代的中国,遍地可见。那个时候的女人没有选择幸福的权利,遇到不好的夫家,命运如同牲口。就像电影的前半部分,她们的生活类似于菊豆那般,犹如人间炼狱。二悲在于:封建礼教之下的婶侄之恋。没钱的男人一辈子都没有成家的机会。不幸菊豆与没成家的(侄子)杨天青相爱了,这种相爱在今天来看,能被世人理解。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之下,这是一件被世人唾弃,甚至会“逼死人”的大事。这种大事违背了伦理纲常,不符合任何允许其继续存在的条件。三悲在于:杨天白的诞生。这是一种悲剧的延续,是一种上辈人的罪,下辈人还要继续偿还的悲哀。纵使杨天白继续活下去,这一辈子也要背负一个“野种”的名声。更加悲剧的一点还在于,这是封建礼教的一种延续,杨天白在自己母亲口中得知杨天青是自己亲生父亲之后,依旧还是给了那个在生死之间苦苦挣扎的父亲一棒子,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父溺死。这种面对生父冷酷无情的态度,不仅可以看出他对这份情感的不认同,更加可以体现出他已经是站在了封建礼教的那边了。纵使这一棒子,斩断了自己母亲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他也在所不惜。实在是可悲呀!人物的命运怎会如此?生活会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并非“存在即合理”。因为不能忽略一个叫做“时代“的东西。
电影《菊豆》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某小镇的染房主杨金山续弦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是被拐卖来的,叫做菊豆。但因为杨金山并没有生育能力,从而导致他的心理变态,对菊豆百般折磨。
从而导致他的侄子杨天青与菊豆心生爱慕。于是他们暗地里偷偷来往。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天白。杨金山死后天白得知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是杨金山,已经长大成人的天白非常气愤,一怒之下杀死生父杨金山。
最终菊豆万念俱灰烧掉染坊的悲剧故事。影片用十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了三代人之间剧烈的感情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痛苦的内心世界。但是不少观众都对影片的结尾存有疑惑。《菊豆》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结尾中杨金山突然中风导致下身瘫痪,这也让他终于知道了菊豆和天青的私情。这时的杨金山虽然想要报复,但是却力不从心。很不幸在和天白玩耍时不掉进了养缸淹死了。后来长大的天白也听到了村里传出来的闲言碎语。知道了自己的亲父亲是天青。即便如此,在杨金山教化下的他还是怀着仇恨和敌视的心情将天青赶出了染坊房。
菊豆和天青在地窖里重温旧梦的时候,因为缺少空气而窒息。这时的天白把昏迷的父亲扔进了染缸淹死,这时的天白俨然已经成为了“秩序”的接班人。与命运抗争了多年的菊豆。最终在绝望中一把火烧了染房,将这多年的恩怨在烈火中化为了灰烬。影片的结尾和开头交相呼应,关住天青、菊豆和天白的牢笼,始终没有消散,又把他们带回到了那个世界的秩序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审判。天青最终被天白杀死也从侧面告知观众,秩序将会继续传递下去,一代接着一代永无止境。
在最后的结局中,死亡的来临只不过是为两个压抑已久的身体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种死亡不是控诉,也不凄凉,仿佛祖宗们真的听到了他人的呼唤,用这样一种方式让一切循环,让水与火将一切一遍遍的摧毁和掩埋。我猜想,在事后乡邻们的议论中,因果报应会被不断的提及,但无论如何,两个压抑和痛苦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菊豆人物性格鲜明,考菊豆这样的女子,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她那样的性格注定了她悲剧的结果。
此部影片可以称得上是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28岁的巩俐和48岁的李保田恰如其分的诠释了年长的侄子和年幼的婶子之间的情与爱。以染坊作为故事的背景令人印象深刻。木孔,葬礼,地窖,每一幕场景都无处不在的诠释着被深深压抑着的人性。影片发生在20年代,拍摄于90年代。两个同样被认为是大变革,大跃进,大颠覆与大解放的时代。其中所展现出的压抑和不变的束缚也许能让现代人在慨叹的同时也若有所思。现代化改变中国了吗?改变了什么?又有什么是亘古未变,并将继续唱奏着自己的旋律,主宰着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每个时代都会在后世被打上若干独特的烙印,仿佛那个时代是那样的新鲜,又或者腐朽,但生活在大时代中的人们,却也许会觉得这个世界的确是变了,又其实什么都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