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最好写的具体点】 5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1]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 ①实体事物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 ③科学小品文。 从语言表达方式分: ①平实说明文。 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画图表、摩状貌、引言论
(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1]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1]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 ①实体事物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 ③科学小品文。 从语言表达方式分: ①平实说明文。 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画图表、摩状貌、引言论
(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1]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
2011-01-10
展开全部
1、查漏补缺。<多做几张卷子,不会的题查书再看一遍.>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可以再找一些卷!
2、复习以前做过的题,看错题。
加油吧!!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可以再找一些卷!
2、复习以前做过的题,看错题。
加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