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生成性
展开全部
灵活应对生成 演绎课堂精彩——浅谈美术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性
摘 要:美术教学需要预设,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生成基于预设,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它们是同一系统内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范畴。教学是预设性和生成性有机的结合。美术教学只有通过精心预设,留有空间;师生互动,灵活应对;形成冲突,自觉建构,才能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和谐统一的过程。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和谐统一
一、问题的提出
预设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美术教学同样应该是经过预设的。然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部分大力强调动态生成观的人认为对美术课教学的要求就是抛弃预设——灌输的模式,使教学完全依据学生的认知与习惯,不苛求目标的达成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好美术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就成为摆在广大一线美术教师面前必须理清的首要问题。
二、何为“预设”与“生成”
“预设”,它一般是指美术教学实施前,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预测或者假设。传统意义上的实施美术教学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形成活动,乃至教学的运行的一定程序部署等等,都属于预设的范畴。
新课程理念并不否认美术课教学过程是可以而且必须做出预设的、具有相对稳定程序的教学过程,“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封闭性” [1]。因此,教学需要预设,美术教学亦然。
“生成”,在教学活动中,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由于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的不同经历和生活体验以及他们对情境的不同理解产生碰撞而随机出现的反馈信息,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定计划,遵循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的非设计过程。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强调课堂的生成,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的确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语),所以,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三、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孪生姐妹,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为,不管“预设”也好, “生成”也罢,从哲学的角度看,它们是同一系统内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范畴。它们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高,都要遵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运动发展规律,偏离或撇开了这一客观规律的想法与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预设与生成在教学目标中的和谐统一。预设的美术教学目标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内在地包含了生成的要求。预设的教学目标,大多是美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拟定的;它带有一定的普适性,即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考虑的是基本要求。而在实际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教学的本质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应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如果仅限于预设的目标,那教学势必异化为演一出“教案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预设和生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美术教学是一种过程,一种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获得经验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以教学目标作为一种唤起性导引。它向学生提供面临的情境,为过程本身提供原则,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所有经验投入到情境中去。美术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尽管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预设学生在课堂上也许会发生的种种情况。但是,几十个学生性格、脾气、兴趣、情绪各不相同,课堂上很容易发生各种情况。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硬将学生已发生的事件纳入自己“理想”中预设的教学状况上去,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和教案进行教学活动,就像演课本剧一样生搬硬套。相反,教师若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那么课堂将充满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学过程需要预设,但不拘泥于预设,教学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应该有机的结合、和谐统一。
预设和生成在教学时空中的和谐统一。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教案剧(预设)的演绎舞台。否则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必然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生成,则又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烦琐累赘,从而缺乏课堂教学的效益。由此可见,预设和生成的教学空间要把握好一个度。以教学目标为例,有人认为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既然是生成的,就不能再有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无限放大生成比率的思想影响下,课堂教学必然会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成了一堆无序的简单连接和叠加。
预设和生成在教学有效性中的和谐统一。尽管课程改革已经深入推进,但美术教学还是常常出现表面上非常热闹,实际上学生无须动脑,造成了学习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课程专家崔允漷的所说:其一,教师缺乏目标意识,不知道课为什么要‘活’,只有当过程的‘活’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时,这种‘活’才有意义,才有效。否则只是一种‘课堂秀’,而不是课堂教学,结果‘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其二,错把学习方式的变化当作课改的唯一目标。尽管变革学习方式本身有时就是目的,如研究性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方式都是目的,方式本质上还是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为教学有效服务的。因此,在还没有弄清‘为什么教’或者‘教之后,学生到底得到什么’之前,就把所有预设和生成的课堂信息和资源囫囵吞枣的吸收,在教学中自然很容易造成教学的无效。
由此不难看出,美术课教学应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四、如何在实际的美术课教学中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理解了美术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后,我们在处理教学中实际问题时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精心预设,留有空间
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对美术教学进行预设的时候,要注意方案设计的弹性化,注意灵活运用。在美术课教学设计方面要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恐龙的世界》时,预设学生一般不了解恐龙的知识,即便有学生知道,知道得也很少甚至不正确,就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设计为由教师的讲解 来“传授”恐龙的知识。当教学中课堂生成与自己的预设大相径庭时,才发现学生对恐龙的知识了解的是如此之多,预设的教学流程被孩子们丰富的恐龙知识提前解决了。于是,课堂教学程序被新的生成信息所打乱,生成出的新空间又没有预设教学内容,教学出现了一节断层。由此可见,对目标的设定要有一个“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当然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给生成留足、留够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成更为彻底,更为完美。否则,再精美的预设也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
2.师生互动,灵活应对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精彩生成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变换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建构民主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是生成教学精彩的前提。在民主开放的互动式教学关系中,教学是非“注入式”的,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经常主导某一时间的教学,它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教学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课程的创造者。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从而使教学常常打破教师预设的轨道和计划,体现出创造性、灵动性和不确定性。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雨沙沙》这一课时,预设学生通过相互语言的交流,就会描绘出一个下雨的场景,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学生只是用嘴说说,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更谈不上描绘出丰富的下雨场景了。教学的预设走进了低谷。这时,一位学生出乎意料的表演打破了这一困境:下雨了,小青蛙躲在了荷叶下。这位学生边说边做了个躲下去的动作。这一动作给了老师灵光性的启示,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生成信息,采用开放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创设不同雨的情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自己心目中的想法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来。教师这一及时的捕捉,并加以利用,开发,重组,从而开展生成性地教学,取得了精彩有效的再生性教学效果(学生精彩的作品,表现出了下雨天各种生动的姿态)。由此不难看出,要想使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不被磨灭,学生有智慧的火花生成,也即美术课教学达到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改变原有单一教学方式就成了当务之急。
3.形成冲突,自我建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事物能够纳入已建的图式,称为“同化”;反之,如果一个事物不能纳入自己原有的图式,就要调整改造已有的图式,称为“顺应”。主体能再现客体,客体符合主体结构,这种状态就是“平衡”。主客体之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不会有新状态。只有远离平衡,才可能通过新的活动,主动建构起新的图式,从而经过同化、顺应又达到新的平衡。“美术课教学内容既有与学生认知、美术素养水平相一致的,也有不相一致的。只有把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与学生原有认知、美术素养水平不相一致的内容与学生发生碰撞,产生矛盾,造成不平衡,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建构(生成),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3]。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撕纸》一课时,通过一段师生互动交流,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引起学生的自我建构。这位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出许多由老师完成的撕纸作品,内容有动物、人物、植物,色彩有红、黄、蓝、绿、黑等。师:课前同学们都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吗?生1:很美,很好看!生2:老师,我想问您是怎么做的?师:噢,你提的问题跟你自己一样,都很可爱,老师也想问大家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上来?生1:是剪的,它是剪纸。生2:对,是用剪刀剪的(有很多学生回答也是剪的)。教师又把准备好的剪纸作品挂在撕纸作品的旁边。师: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这些作品,看看老师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呢?生1:老师,它们不一样,我看出来了,后面挂的这些作品才是剪出来的。生2:老师,我也看出来了,前面的那些作品和剪出来的不同!(产生感觉上的不平衡,形成认识冲突)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都说是撕出来的作品。师:对,这是一种观察的方法。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以用另一个自己熟悉的物体作比较,来发现这个物体的一些特征。由此可见,教学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理想的环境,引起学生自我认识的不平衡,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以达到美术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性。
(此文发表于《少儿美术》2009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277页。
[2]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3]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87页。
摘 要:美术教学需要预设,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生成基于预设,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它们是同一系统内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范畴。教学是预设性和生成性有机的结合。美术教学只有通过精心预设,留有空间;师生互动,灵活应对;形成冲突,自觉建构,才能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和谐统一的过程。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和谐统一
一、问题的提出
预设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美术教学同样应该是经过预设的。然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部分大力强调动态生成观的人认为对美术课教学的要求就是抛弃预设——灌输的模式,使教学完全依据学生的认知与习惯,不苛求目标的达成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好美术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就成为摆在广大一线美术教师面前必须理清的首要问题。
二、何为“预设”与“生成”
“预设”,它一般是指美术教学实施前,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预测或者假设。传统意义上的实施美术教学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形成活动,乃至教学的运行的一定程序部署等等,都属于预设的范畴。
新课程理念并不否认美术课教学过程是可以而且必须做出预设的、具有相对稳定程序的教学过程,“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封闭性” [1]。因此,教学需要预设,美术教学亦然。
“生成”,在教学活动中,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由于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的不同经历和生活体验以及他们对情境的不同理解产生碰撞而随机出现的反馈信息,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定计划,遵循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的非设计过程。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强调课堂的生成,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的确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语),所以,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三、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孪生姐妹,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为,不管“预设”也好, “生成”也罢,从哲学的角度看,它们是同一系统内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范畴。它们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高,都要遵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运动发展规律,偏离或撇开了这一客观规律的想法与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预设与生成在教学目标中的和谐统一。预设的美术教学目标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内在地包含了生成的要求。预设的教学目标,大多是美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拟定的;它带有一定的普适性,即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考虑的是基本要求。而在实际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教学的本质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应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如果仅限于预设的目标,那教学势必异化为演一出“教案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预设和生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美术教学是一种过程,一种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获得经验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以教学目标作为一种唤起性导引。它向学生提供面临的情境,为过程本身提供原则,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所有经验投入到情境中去。美术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尽管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预设学生在课堂上也许会发生的种种情况。但是,几十个学生性格、脾气、兴趣、情绪各不相同,课堂上很容易发生各种情况。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硬将学生已发生的事件纳入自己“理想”中预设的教学状况上去,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和教案进行教学活动,就像演课本剧一样生搬硬套。相反,教师若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那么课堂将充满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学过程需要预设,但不拘泥于预设,教学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应该有机的结合、和谐统一。
预设和生成在教学时空中的和谐统一。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教案剧(预设)的演绎舞台。否则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必然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生成,则又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烦琐累赘,从而缺乏课堂教学的效益。由此可见,预设和生成的教学空间要把握好一个度。以教学目标为例,有人认为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既然是生成的,就不能再有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无限放大生成比率的思想影响下,课堂教学必然会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成了一堆无序的简单连接和叠加。
预设和生成在教学有效性中的和谐统一。尽管课程改革已经深入推进,但美术教学还是常常出现表面上非常热闹,实际上学生无须动脑,造成了学习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课程专家崔允漷的所说:其一,教师缺乏目标意识,不知道课为什么要‘活’,只有当过程的‘活’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时,这种‘活’才有意义,才有效。否则只是一种‘课堂秀’,而不是课堂教学,结果‘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其二,错把学习方式的变化当作课改的唯一目标。尽管变革学习方式本身有时就是目的,如研究性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方式都是目的,方式本质上还是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为教学有效服务的。因此,在还没有弄清‘为什么教’或者‘教之后,学生到底得到什么’之前,就把所有预设和生成的课堂信息和资源囫囵吞枣的吸收,在教学中自然很容易造成教学的无效。
由此不难看出,美术课教学应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四、如何在实际的美术课教学中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理解了美术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后,我们在处理教学中实际问题时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精心预设,留有空间
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对美术教学进行预设的时候,要注意方案设计的弹性化,注意灵活运用。在美术课教学设计方面要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恐龙的世界》时,预设学生一般不了解恐龙的知识,即便有学生知道,知道得也很少甚至不正确,就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设计为由教师的讲解 来“传授”恐龙的知识。当教学中课堂生成与自己的预设大相径庭时,才发现学生对恐龙的知识了解的是如此之多,预设的教学流程被孩子们丰富的恐龙知识提前解决了。于是,课堂教学程序被新的生成信息所打乱,生成出的新空间又没有预设教学内容,教学出现了一节断层。由此可见,对目标的设定要有一个“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当然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给生成留足、留够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成更为彻底,更为完美。否则,再精美的预设也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
2.师生互动,灵活应对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精彩生成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变换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建构民主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是生成教学精彩的前提。在民主开放的互动式教学关系中,教学是非“注入式”的,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经常主导某一时间的教学,它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教学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课程的创造者。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从而使教学常常打破教师预设的轨道和计划,体现出创造性、灵动性和不确定性。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雨沙沙》这一课时,预设学生通过相互语言的交流,就会描绘出一个下雨的场景,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学生只是用嘴说说,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更谈不上描绘出丰富的下雨场景了。教学的预设走进了低谷。这时,一位学生出乎意料的表演打破了这一困境:下雨了,小青蛙躲在了荷叶下。这位学生边说边做了个躲下去的动作。这一动作给了老师灵光性的启示,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生成信息,采用开放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创设不同雨的情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自己心目中的想法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来。教师这一及时的捕捉,并加以利用,开发,重组,从而开展生成性地教学,取得了精彩有效的再生性教学效果(学生精彩的作品,表现出了下雨天各种生动的姿态)。由此不难看出,要想使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不被磨灭,学生有智慧的火花生成,也即美术课教学达到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改变原有单一教学方式就成了当务之急。
3.形成冲突,自我建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事物能够纳入已建的图式,称为“同化”;反之,如果一个事物不能纳入自己原有的图式,就要调整改造已有的图式,称为“顺应”。主体能再现客体,客体符合主体结构,这种状态就是“平衡”。主客体之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不会有新状态。只有远离平衡,才可能通过新的活动,主动建构起新的图式,从而经过同化、顺应又达到新的平衡。“美术课教学内容既有与学生认知、美术素养水平相一致的,也有不相一致的。只有把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与学生原有认知、美术素养水平不相一致的内容与学生发生碰撞,产生矛盾,造成不平衡,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建构(生成),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3]。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撕纸》一课时,通过一段师生互动交流,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引起学生的自我建构。这位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出许多由老师完成的撕纸作品,内容有动物、人物、植物,色彩有红、黄、蓝、绿、黑等。师:课前同学们都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吗?生1:很美,很好看!生2:老师,我想问您是怎么做的?师:噢,你提的问题跟你自己一样,都很可爱,老师也想问大家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上来?生1:是剪的,它是剪纸。生2:对,是用剪刀剪的(有很多学生回答也是剪的)。教师又把准备好的剪纸作品挂在撕纸作品的旁边。师: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这些作品,看看老师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呢?生1:老师,它们不一样,我看出来了,后面挂的这些作品才是剪出来的。生2:老师,我也看出来了,前面的那些作品和剪出来的不同!(产生感觉上的不平衡,形成认识冲突)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都说是撕出来的作品。师:对,这是一种观察的方法。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以用另一个自己熟悉的物体作比较,来发现这个物体的一些特征。由此可见,教学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理想的环境,引起学生自我认识的不平衡,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以达到美术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性。
(此文发表于《少儿美术》2009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277页。
[2]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3]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87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