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据说,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有一块石碑,上刻“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视为神谕,并时常以此告戒人们。稍稍夸张地说,倘把他的全部哲学浓缩成一句话,即是“认识你自己”。他究竟希望人们认识自己的什么?窃以为是“内心”。 曾几何时,在文字(或文学)的集市上,最缺乏的不正是“内心”吗?现在我们不缺了,无以数计的“内心”,已被商贩们摆上了的柜台,而且正在大量批发,零售,倾销,或削价处理。刊物上,网络上,“内心”像一条条删之不及的黄色短信,像一堆堆谷雨后的春芽……不,简直就像一座蓄水量达一百亿立方的水库——突然决了堤坝,以至于你的阅读物上的“内心之水”呈浩浩荡荡之势,冲得你踉踉跄跄,呕吐不止。 一个人的内心是如此的抽象,既看不清,也摸不着,它几乎没有对应物,除了禅者,没有谁能靠近它。苏格拉底不是禅者,但他勇敢地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聪明的老聃则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内心之隐秘好比一个人的潜意识,就像一座浮出海面上的冰山,我们仅仅看到“那一点点儿”,而不是冰山的全部。在最热闹的集市上,涂脂抹粉的伪劣内心却泛滥成灾,大小商贩们在炫耀,在展览,在交易,在拍卖,在竟价,在兜售,甚至在清仓处理。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人竟以“书写内心的高手”自居,另一些全无心肝的文化掮客,则宣称与之心心相印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如此轻易与他人心心相印,而世道人心还未大同,抑或说我们的文学还未消亡,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二千多年前,庄子临水羡鱼,好友惠子突然发难:“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没含糊,迅速反诘:“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古人比今人有趣,惠子是这样说的,“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小庄同学不是鱼,所以也不知道鱼乐不乐。”庄子这回含糊了,“小惠同学,咱重新来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呀。”——显然,惠子是这次辩论的优胜者,他取胜的法宝就是“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依此类推,每一个人均是一个独立思维的个体,所以每一个人不可能知道另外一个人。由此,我发现上述那些宣称与他人心心相印的人,若非刻意撒谎,就纯属扯淡。 也许,有人会以同样的理由诘问,“你不是那些贩卖内心的人,安知他们卖的不是内心?”对面这样的问题,依庄子那样狡辩怕是不行,我只能说,一个人固然有崇高、光荣、美好、虔诚、正义、奉献、善良的品质,但也有平凡、卑微、自私、贪婪、邪恶、犯罪的意识。这就好比人人均捏着一枚最古老的硬币,而他们展现的不过是漂亮的另一面罢了。 莎士比亚说,一万个人里面才会有一个好人,但那个来自拿撒勒的青年,木匠的儿子耶稣却早已断言:除了上帝,没有善良的人。有人依犹太律法指责他吃饭不洗手,他则大胆地指出,那吃进去的不会使人变脏,人心里的才是脏的。作为一代宗教导师,耶稣确比他的先辈深刻得多。然而,如今那些以“扣问内心”、“书写内心”为名的家伙,出售给读者的大作却与“此”无关,或仅与“此”打了个擦边球,仿佛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其实,你所谓的内心只不过是内心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你不敢写,或根本找不到的。你既不诚实,有谁会理睬你那点小思、小想、小伤、小痛、小情、小绪呢?或者说,又有谁指望你写出一部《忏悔录》?即使卢梭本人,不是也被后人指控不够诚实吗?真心已属可贵,又何必冠以“内心”的名义,遮胸掩腹般的作秀儿! 越是吆喝什么,就越是缺乏什么,——这既是我的发现,也是我的偏见。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拼命地宣传诚信,连酒馆也挂着“诚信”的招牌,一切都与时俱进,可恰恰就是诚信不发达。这就像一个四十九岁的女人,她越是咋呼不老,就越是证明她心里发虚。众多贩卖“内心”者,亦在此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