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鹏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就很“宅”
打小时候起,王大鹏就是个小“宅男”,不喜欢出去玩,家里不用的电器,一般都经他拆过,他还喜欢看物理化学书,“经常照着书做一些科学小实验”。
高中时,王大鹏过着住校生活,学校里也没有相关的电脑课,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同学买的《电脑爱好者》,性格内向但爱好电子科技的王大鹏便一下子被吸引了,如找到了“知音”。他期期买这本杂志,一拿到便“两眼放光”,从头到尾认真“啃”一遍。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大二,直到大学里允许学生带电脑,他才有机会真正进入那个让自己朝思暮想了几年的“电子世界”。
尽管王大鹏的父母注意到儿子对电子科技的“狂热”,但高考时他们还是顾虑“计算机专业不好找工作”,让王大鹏学习“能赚钱”的经济类专业。“当时填志愿的时候,是我爸陪我去的,我坚持报计算机,最后两个人各退了一步,报了计算机的周边专业光电信息工程。”王大鹏有些得意地说。
虽然当时倔强的王大鹏作出了让步,但是,“第二天,我自己还是把专业改成了现在的专业”。
从小学开始,王大鹏的学习成绩就很出色,是个平常人眼中的“乖”孩子,不过,王大鹏的内心其实挺倔强的,他内心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直到现在,王大鹏的母亲仍然希望儿子能做一名公务员。“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她希望我做一份稳定的工作”,王大鹏很理解母亲的想法——他和家人关系不错,“我每周固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
编程、写代码是大学“主业”
成绩很好的王大鹏如愿被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但让他感到“诧异”的是,大学生活跟他想象中的还是“有点不一样”。
来到大学,王大鹏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让他痴迷的“电子科技”上去。熬夜编程、写代码成了王大鹏的“主业”,上课反倒成了“副业”,即使去上课也是“睡觉和刷社交网站”。
“我觉得我是‘学渣’,不是‘学霸’。”因为大学的课程不单单只有编程类专业课,还有很多大类通识课程。这些课让不太上课的他“有些头疼”,“考试总是临时突击,60分万岁。”虽然这样,王大鹏的成绩排在全院前30%,因为“身边的同学都这样”。
一个人的时光很自在
毕业时,王大鹏选择了人人网,成了一名程序员。
已经工作6个多月的王大鹏把生活重心放在互联网上,那里有他的兴趣、伙伴和世界。“假如有一天停网了,我觉得我会死掉。”王大鹏表情笃定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程序员,他的工作主要是面对电脑。他很享受这种与代码在一起的简单感觉。当他一个人与电脑在一起的时候,他会很自在、放松,很多智慧的火花会在这时迸发。尤其在深夜的晚上,当他“潜水”于GitHub、Hacker News、v2ex这些知名技术创意网站时,会时不时跟“小黄鸡”聊聊天:“我又忘了看非诚勿扰了”,这时,这个机器人“小黄鸡”很听话地与他聊天,“我最喜欢孟飞”。这样的对话让他很满足,因为他发明了一个24小时陪他聊天的“对象”。
“小黄鸡”从2012年12月31日发出第一条状态至今,短短的时间内就俘获了近200多万“粉丝”的心,每条状态都有10多万的回复量。
王大鹏不擅长的方面,恰恰是“小黄鸡”的拿手好戏——聊天。只要网友在发言中@“小黄鸡”或者直接向它提问,这个小东西就会瞬间冒出来,以一种可爱俏皮又不失智慧的口吻和你对话。虽然有时答非所问,但诙谐幽默的回答,让众多网友乐此不疲。
面对“小黄鸡”的走红,王大鹏很淡定,“如果以后没人关注‘小黄鸡’了,我也觉得无所谓。”因为王大鹏坚信,“我以后还会写出更好玩的程序。”这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王大鹏一直信奉着“简单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