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的经济
古代歙县的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由于山多地少,林茶收入成为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粮食不能自给,须从外地调入。在地狭人稠、生活贫困的处境下,勇于进取的歙县人民,为了摆脱困境和出售林茶等土特产品,不得不离乡背井,远赴他乡,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歙县商人即在江南城镇进行贸易。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间,遂形成了一个人众资巨、颇具特色的徽商集团,开始称雄商界。明嘉靖至清嘉庆的近300年间(1522—1820),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当时徽商的足迹几遍全国乃至海外,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有“无徽不成镇”之誉。经营的行业主要有茶、粮、木、盐、海上贸易、典当、丝布、漆、酱及文房四宝等。本县富商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财力雄厚。清代两淮盐商八总商中,歙人恒占其四,富者积资达千万两银以上。
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2012年,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2亿元,同比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7亿元,同比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75.83亿元,同比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4亿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2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0363元、8946元,同比增长13.3%和15.4%。2013年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位居黄山市第一。 歙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中又以茶叶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民国期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农业总产值7244.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49年增长89.8%,1958—1961年由于“共产风”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62年农业总产值下降到4293.1万元。之后,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但由于忽视本县山高坡陡、耕地少的客观条件,推行以粮为纲的生产方针,农业生产发展速度不快。1978年农业总产值为9501.5万元,同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以粮为纲”转向“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对南乡陡坡耕地有计划地逐步退耕,改种林、茶、桑、果等,使农业经济向多元化发展。粮食生产也上新台阶,1982年粮食总产12.6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78—1987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8.95%。1987年,农业总产值1722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543万元,占61.2%。在种植业产值中茶桑果产值4359万元,占41.3%,粮食作物产值3141万元,占29.8%,蔬菜瓜类产值1820万元,占17.3%。农业人口人均产粮食221公斤。人均纯收入276.57元,比1978年增长181.6元。
2011年,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到50万亩,省、市龙头企业发展到3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00家,茶叶、贡菊、茧丝绸、山核桃、枇杷、葡萄等产业形成品牌效益。歙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增至81.8亿元,年均增长15%。 歙县唐代有麻纺业、酿酒业、造纸业、制墨和砚雕业。宋代新增帛、绢、绸织造业。元代,徽城设立染织局。明代,刻书业兴起。民国12年(1923)始建电力工业。民国26年,官商合办“歙县平民工厂”,生产草纸、棕绳、肥皂、腊烛。民国37年,中心工厂有制油部、棉织部,手工生产食油、腊纸、棉布。至1949年,本县始有机器织布工业,并有碾米、酿酒、油脂、粉丝、茶叶加工、造纸、徽墨、印刷等小型工业90家,总产值403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 1950—1952年,工业、手工业恢复和发展较快,工业企业发展到135家,拥有职工2500人,总产值1675.57万元,平均年递增率60—67%。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进行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至1957年,有工业企业128家,职工5316人,总产值3621.57万元,平均年递增率16.67%。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盲目新建了一大批工厂,造成比例失调,之后,许多企业不得不“下马”。1959年至1962年,工业企业由231家、职工8527人,下降到152家、职工3310人,总产值由7769万元下降到1708.86万元。1962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至1965年,工业企业有115家,其中全民17家、集体98家,拥有职工3563人,总产值回升至2067.27万元。三年调整期间,平均年递增率6.65%。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正值“文化大革命”前期,一些企业党政领导靠边,生产发展缓慢。至1970年,有工业企业124家,职工5687人,总产值3066—21万元,平均年递增率8.2%。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创办了建材、农机、造纸等企业。至1975年,有工业企业125家,职工5945人,总产值5340.9万元,平均年递增率11.74%。1976年后执行第五个五年计划,至1980年,有工业企业130家,职工7305人,总产值7261.97万元,平均年递增率为6.34%。1981年以后,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加强老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至1987年,本县有工业企业2565家,职工26270人,总产值18689.1万元。
2011年,歙县102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利税3.5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倍和4.7倍,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0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5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4个。 唐、宋以来,歙县商业逐渐繁荣。明、清时输出的大宗土特产品有茶叶、木材、桐油、贡菊、白术等;输入主要有粮食、食盐、布匹、南北杂货等。民国时期,县城和水陆交通比较方便的深渡等地已成为物资集散地,另一些集镇定期不定期开展集市贸易。抗日战争暴发后,县城几次遭日机轰炸,数十家商店受灾,市场萧条。至建国前夕,物价暴涨,许多商号破产。 建国后,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国营商业为主,集体、个人商业并存的商业体系。对生产资料商品,1953年以后即实行计划分配供应的办法。1980年后,计划外议价、高价商品逐步进入市场。对生活资料商品,初期敞开供应。1953年后,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部分其它商品也采取凭票供应的办法,1980年后逐步敞开供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除少数年份外,基本上逐年上升。194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82万元,1965年为2934万元,1978年为6713万元,1987年达21064万元,其中,生活资料商品零售额17765万元,生产资料商品零售额3299万元。
2010年,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完成17868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