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的原文

 我来答
老墨说史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0 · 专注人文领域,聚焦历史焦点
老墨说史
采纳数:50 获赞数:18003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扩展资料:

《论语·里仁篇》计二十六章,重在阐述仁的内涵及仁德之人的行为准则。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为人处世当以仁为准绳。求仁而远离群小,这是一种追求和人生境界,只有仁德之人才能以此安身立命。

这些思想,为后代儒家所弘扬,有所谓“君子不言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在其眼中,君子是胸怀天下有格局有视野的责任担当者,而小人则是目光短浅,只关注蝇头小利和个人得失的俗人。

应该说,这种思想对后来中国社会中“士”的阶层形成及思想特征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对传统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认为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仁德观,潜移默化地修心向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小可mll124蹙垘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幼稚园园长sean
2020-05-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76
展开全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后浓绮g3
2020-08-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35
展开全部
这个是论语·里仁的节选还是整片文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