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心广场的功能

 我来答
盼丽月566
2016-05-18 · TA获得超过19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59.3万
展开全部

苏州中心综合了办公、酒店、商业、公寓、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780米和450米两栋超高层塔楼以办公为主,并辅以酒店、公寓等业态。四栋写字楼总建筑面积17.8万平米,采用国际甲级标准,主要为高端企业客户服务。东南角塔楼规划为高端特色型酒店,面积7.2万平米,主要吸引时尚旅游客源。沿苏惠路布局了两栋酒店式公寓,面积15.2万平米,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体。裙房设置了33.2万平米的商业,其中外圈以配套服务为主,内圈以中高档家庭消费为主,业态包括零售、餐饮、冰场、影院、精品超市、以及高端奢侈品等,同时利用星州街规划了一条休闲商业步行街。 它布局了写字楼、商业、酒店、酒店式公寓、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将设立高端品牌旗舰店与一站式综合性购物中心,引进真冰溜冰场、高科技影院、主题儿童体验中心、精品超市、美食广场及超五星酒店、高端时尚精品酒店等,满足消费者吃、住、穿、娱乐多重体验和需要。其中写字楼占比将近一半,有五分之一多的面积将部署商业和文化。
作为苏州近年来规模最大、区位最优、业态最全的城市功能载体,苏州中心建成后将辐射周边,引领苏州时尚生活潮流和理念,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一站式大型商务商业中心 苏州中心将打破原有方案在各个地块内独立组织交通的方式,在地下空间内跨地块、跨街区统一组织交通,统筹安排动态交通和静态停车,在地块外部整体规划地面出入口。由地面、地下一层、地下二层构成立体道路系统,在不增加地面道路资源的情况下,提升区域道路容量、减少地面交通负担、提高整体交通处理能力。
它统筹规划了各种交通组织方式:轨道1号线、5号线与地下空间实现无缝对接;专门设置公交首末站、出租车上落客点,强化公共交通对项目的支撑;增设星港街下穿隧道,并直接接入项目地下环路;采用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相结合的方式,统一组织地面车行交通;采用统筹布局地库出入口的方式,跨街区、跨地块统一组织地下车行交通;跨星港街立体化组织两侧步行联系交通,实现景观与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 苏州中心建设引入了众多“绿色高科技”,比如,采用共同管沟设计,各类市政管线集约化布设;采用冰蓄冷、蒸汽制冷等技术以及集中供冷供热系统,降低区域热岛效应,实现电力“移峰填谷”、节能减排;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中水处理回用技术,能源综合管理控制中心等也将广泛应用。
苏州中心以打造绿色、生态、低碳、智慧、高效、多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体为理念,力求最大限度有效利用能源,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率先打造成江苏乃至全国领先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项目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综合利用,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设置地下交通环路系统,将主要交通流量导入地下,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创新设置5万平方米空中生态花园,将建筑结构与湖滨景观资源完美融合。项目建成后将整体达到“国家绿色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及“建筑工程类科技示范工程”标准,所有建筑单体兼具中国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及美国LEED双重认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