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涂蓝的那个句子,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尚书执政”,而且翻译中把“进”翻译成提拔,这前后有什么关系吗?我感觉那样翻译好突兀... 高中语文文言文涂蓝的那个句子,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尚书执政”,而且翻译中把“进”翻译成 提拔 ,这前后有什么关系吗?我感觉那样翻译好突兀 展开
 我来答
聪慧还豪放丶饼子6
2016-07-06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96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335万
展开全部
同学,画蓝线的那句话你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即使是你们老师也是不太可能看懂的,除非对北宋祭祀礼仪有了解,否则是看不懂那句话的。

单纯从这句话的文言文翻译上讲,这句话并不难,参考翻译也告诉你了,这些年的郊祀经常提前举行,尚书管理此事,这时候皇帝秘密告诉侯蒙这件事,侯蒙说:靠钱财要求皇帝晋升自己,这是臣下所不敢做的。

这段翻译是不是看的一头雾水? 郊祀提前举行和后面侯蒙与宋徽宗的对话有什么关系? 宋徽宗偷偷告诉了侯蒙什么事情?

我个人觉得把《宋史》这段材料放到试卷上让初中生或者高中生来做,尤其是翻译这句话,是出题人的失职。这句话背后牵扯到的知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我国古代极其重视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分为很多种。拿这段文言文中的郊祀来说,就是皇帝到郊外去祭祀天地,古时的规定是“三岁一郊”,就是每三年天子亲自进行一次郊祀。

然而在宋徽宗时代,这种规定被改变了,宋徽宗在位25年,举行郊祀23次,按三年一次的规矩,宋徽宗应该进行8次郊祀。但是他举行了23次,几乎一年一次,这就是文中所说的近些年郊祀经常提前举行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宋徽宗为什么要如此频繁的郊祀? 他与侯蒙之间的对话什么意思,提前举行郊祀的事情为什么宋徽宗要私下里偷偷的告诉侯蒙,难道祭祀是不光彩的吗?

因为祭祀要花钱啊,祭祀需要一整套完备的礼仪,需要大量祭祀的礼器和道具,祭祀完需要大赦天下,需要赏赐各个级别的官员。这是极其费钱的事,以至于宋代很多的祭祀礼器都用陶瓷器皿来代替青铜器。南宋高宗时因为财力有限,赏赐大臣的裤子都要分左腿和右腿,这次赏裤子左腿一条,下次赏右腿,两次合起来能领一条裤子。 宋徽宗23次郊祀,花了无数的钱财,这是徽宗自觉理亏,偷偷告诉侯蒙的原因。

那么徽宗频繁郊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为了面子,为了虚荣。祭祀天地是宏大的礼仪,是象征天子威仪和天下安泰的表现。作为艺术家皇帝,他为了追寻上古遗风,把公主的名称改为帝姬,既想用各种奢侈的黄金用品又怕别人说他,徽宗是个附庸风雅极其奢侈又死要面子的人,郊祀进行的越多,他就越有面子,古人三年祭祀一次,他一年搞一次,显示自己比古人对天地还虔诚尊敬。这种行为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面子工程。

而当时管理政事的蔡京等奸臣,摸准了宋徽宗爱面子的心理,亲自操办唆使徽宗提前郊祀,频繁郊祀,不顾民生大肆花钱进行郊祀。

这就是侯蒙说我不是那种用钱财讨好皇帝的人的意思。
追问
好厉害,谢谢老师!
白鱼登舟
2016-07-06 · TA获得超过13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3万
展开全部
侯蒙成为尚书之后一年,皇帝去郊外祭祀,侯蒙这个尚书就暂时执政,没有什么突兀的啊?
这个进我没看到在哪里,但是翻译成提拔是可以的,它是意译。
对于侯蒙来说进是被动的,是皇帝或者哪个大人物要“进”他,自然是翻译成提拔更好。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既然皇上祭祀外出,尚书执政,那为什么要秘密的告诉他呢
追答
这个文言文是裁剪过的,中间肯定漏了一段,不知道是皇帝怀疑他以钱粮要挟自己还是谁谁谁图谋不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