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展开全部
学前班数学教案
目的:
1
、学习
10
的组成,并知道一个数被分出的两个数小的数之间的
递增与递减的互补关系。
2
、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准备:贴绒教具
过程:
1
、
学习
10
的组成。
(
1
)
教师出示
10
个苹果教具,让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然后在旁
边贴数字卡
10
。
(
2
)
教师请幼儿想一想,将
10
个苹果分为两个人吃怎么分,有几
种分法?并请幼儿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
3
)
教师分别用数字卡贴在
9
种分法分出的数量旁边。
(
4
)
教师拿掉所有的苹果,留下数字卡,让幼儿知道数字
10
可以
分为
9
组不同的数字。
(
5
)
教师引导幼儿用计算袋中的石头和数字卡自行学习
10
的
9
种
分法。
2
、
认识一个数分出的两个部分的数的增减规律。引导幼儿观察上
面
10
的分合排列,
分出的两边的数各有什么变化?
(左边的数
一个一个地减少,右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没
有改变。)
3
、
小结。
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
一个数一个一个地减小,
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不变。
4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根据
10
像什么创编一个故事,帮助幼
儿学习
10
的组成。
(
1
)幼儿先一起讨论,互相讲述。
(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
(
3
)评选出最佳故事奖,并要求幼儿都会讲述这个故事,帮助幼儿
记忆
10
的组成。
5
、练习,写出
10
的组成。
学习
10
的加法
目的:
1
、
学习
10
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
、
练习从多种角度编应用题,并能正确列出算试进行解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扩散性思维能力。
准备:贴绒教具
第
1
课时
过程:
1
、
学习
10
的加法。
(
1
)
复习
10
的组成。检查幼儿是否掌握。
游戏:碰球
玩法:
首先教师提出双方碰球的数字合起来应该是
10
的要求,
然
目的:
1
、学习
10
的组成,并知道一个数被分出的两个数小的数之间的
递增与递减的互补关系。
2
、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准备:贴绒教具
过程:
1
、
学习
10
的组成。
(
1
)
教师出示
10
个苹果教具,让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然后在旁
边贴数字卡
10
。
(
2
)
教师请幼儿想一想,将
10
个苹果分为两个人吃怎么分,有几
种分法?并请幼儿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
3
)
教师分别用数字卡贴在
9
种分法分出的数量旁边。
(
4
)
教师拿掉所有的苹果,留下数字卡,让幼儿知道数字
10
可以
分为
9
组不同的数字。
(
5
)
教师引导幼儿用计算袋中的石头和数字卡自行学习
10
的
9
种
分法。
2
、
认识一个数分出的两个部分的数的增减规律。引导幼儿观察上
面
10
的分合排列,
分出的两边的数各有什么变化?
(左边的数
一个一个地减少,右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没
有改变。)
3
、
小结。
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
一个数一个一个地减小,
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不变。
4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根据
10
像什么创编一个故事,帮助幼
儿学习
10
的组成。
(
1
)幼儿先一起讨论,互相讲述。
(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
(
3
)评选出最佳故事奖,并要求幼儿都会讲述这个故事,帮助幼儿
记忆
10
的组成。
5
、练习,写出
10
的组成。
学习
10
的加法
目的:
1
、
学习
10
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
、
练习从多种角度编应用题,并能正确列出算试进行解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扩散性思维能力。
准备:贴绒教具
第
1
课时
过程:
1
、
学习
10
的加法。
(
1
)
复习
10
的组成。检查幼儿是否掌握。
游戏:碰球
玩法:
首先教师提出双方碰球的数字合起来应该是
10
的要求,
然
展开全部
幼儿数学学习,主要分六大模块:
1、集合:教孩子学会分类,帮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义,逐步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集合概念,这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为孩子数学能力做准备。
2、数:孩子总是先口头数数开始,到结合实物数数。从无意义的数字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认识数字,理解数字,运用数字,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量:通过对集合和数的学习,孩子从不精确的集合感知到确切的数量,这是数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过渡,为加减概念打下基础。
4、形:在儿童早期数学启蒙的阶段,除了加减法,还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几何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对孩子空间立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5、时:孩子对时钟的认识,可以帮助其形成时间概念,有助于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沟通
6、空:空间思维是指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关系,通过想象与视觉化形成新的视觉关系的能力。空间思维对于孩子在学习几何等类型题时能起到有效帮助,对孩子大脑起到开发作用。具备空间思维的孩子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多个角度"立体思考",对其未来社会性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1、集合:教孩子学会分类,帮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义,逐步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集合概念,这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为孩子数学能力做准备。
2、数:孩子总是先口头数数开始,到结合实物数数。从无意义的数字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认识数字,理解数字,运用数字,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量:通过对集合和数的学习,孩子从不精确的集合感知到确切的数量,这是数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过渡,为加减概念打下基础。
4、形:在儿童早期数学启蒙的阶段,除了加减法,还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几何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对孩子空间立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5、时:孩子对时钟的认识,可以帮助其形成时间概念,有助于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沟通
6、空:空间思维是指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关系,通过想象与视觉化形成新的视觉关系的能力。空间思维对于孩子在学习几何等类型题时能起到有效帮助,对孩子大脑起到开发作用。具备空间思维的孩子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多个角度"立体思考",对其未来社会性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