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正确方法
正确学习书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
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及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古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一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开始如果有一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一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法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一套写法进行书写。
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四、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九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书法大师魏开学告诉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三)、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
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扩展资料:
软笔书法的基本练习:
一、身法。
从来我们习字的唯一途径,就是面对范本、学习写好汉字。
习字时要端正姿势。端坐桌前,与桌保持一些距离,纸放正,右手运笔成字时,笔的位置,对准鼻的前方而稍偏右,头正而稍偏左,可看得清楚些,又可使字不歪斜。两脚踏实,八字开,到了写较大的字幅,要端立,右脚可稍前踏出,因右臂右肩有时须前伸,上下取得一致。
左臂或按桌上,或向后伸开些,也可取得姿势平衡。脚桩站得稳不稳,也可影响字的稳不稳。故前人把“正脚手”作为习字的第一步骤(手的安排,下面再说)。
全身须松开下沉,肩不要耸,背不要弓。站着写大字,脚站稳,用腰推动肩,肩带动腕,这叫“力发乎腰,其根在脚”。又把腰肩之力或竟是全身之力达到笔尖,再跟着笔送到笔画尽端,这样,写出的字就可厚重到家。又不论坐着立着写,要眼到、心到、手到,注意力集中。
写时能心、手、眼一致,自然而认真地对待它。这端正姿势,也是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于效果和进步都有好处。
二、工具使用法。
习字用笔,初学先备大楷、中楷羊毫,到写小字时添小楷羊毫或兼毫。狼毫价贵,初学不一定即备。羊毫性柔,狼毫性刚,兼毫刚柔相参。练到后来,看情况需要而陆续添些。用笔大小,应视字的大小而定,宁可笔稍大些,写起来宽裕些,笔小了易感薄促。
新笔开用,或用凉水温水浸开,或用手指搓开,不宜用沸水泡开(笔头根胶易软化而脱落),不宜用牙咬(易伤毫)。
羊毫、狼毫的笔头可开一半,或开四分之三,或全开,都可以,如只开四分之一(大材小用)不好;兼毫只宜开一半,全开则铺了。开多少有时看写用情况而定。
蘸墨时笔横执,上端向右外,笔头轻接砚墨,边蘸边滚转,以使笔头吸墨而保持圆尖。用后洗清余墨,甩干勒挺,放好或挂起(笔头向下)。倘不洗清,被墨胶结,下次动用时就多了再浸开之麻烦,且易损毫。要笔经用,须注意保养。
习字用纸,初学不必精好,以元书纸、玉扣纸、毛边纸、八多纸……等普通本纸最为相宜。
参考资料:
所谓的学习书法捷径,我觉得做到精准读贴,笔画加相关例字反复练习,达到跟原贴近似为尚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临帖和摹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二,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颜体普遍被认为是比较容易入门的字体,欧体柳体等等看起来会更好看一些,但相比较而言会难一些,有可能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学会基本的执笔、起笔、收笔的方法之后,可以先描红,个人认为不用一个笔画一个笔画的学,直接描字就可以。一段时间后描一遍临一遍,再后来直接临摹就可以。
最好期间能请水平比较高的人指点,进步会比较快。
楷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学隶书、行书、篆书等
魏碑的书写方法很独特,临摹一段时间后书法水平会有明显的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要选好字帖,市面上有一些当代书法家书写的习字帖,个人认为应该慎重选择,最初的入门阶段过后还是应该用名家的碑帖。
如果遇不到,那只有通过临帖学习古人,临帖多了,写字多了,慢慢就会悟出写好字的方法。
多临,多看,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