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融资余额总是会大于融券余额
您好,理论上,融资融券在机制上都是通畅的,并没有制度上的本质区别,然而实操却不是如此。
尽管目前极少数券商的融券利率2.99%起,比融资的5%还吸引人,但是毕竟是少数券。券商的券源主要分两大类:自有券源和外部券源。
自有券源就是券商自己拥有的股票,意味着和客户风险成反比,一旦借给客户,客户赚,券商就可能少赚,甚至因为出借给客户措施好的出票时机。所以券商的自有券源出借,实际是和客户有一定的对赌性质,基于对票的方向判断不同,基于成本和收益回报判断。这就决定了券商再大,也不会有太多的券,因为要担风险,甚至要做风险对冲。
外部券源指的是券商从部分客户,证金公司,公募基金等机构借到的券,本身就没有大的风险敞口,加上来源渠道多,所以这部分券源比较多,但是不能随借随到,一般是要预约,至少加一个交易日才能融到,便捷度大大减弱。其次,外部券源提供方提供券源他们本身也面临机会成本或者风险,所以一方面融券来自外部的成本比较高,其次券源持有时间同样有限。
所以总的来说,融券不易,主要是在于融券的风险使得券商及其合作方不想大力做这个事。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中的券源多数是大蓝筹,波动小,潜在获利空间小,使得这部分券本身多数价值不大,所以这部分价值不大,除非是特殊情况下高估明显。
所以,综合来看,由于券商及合作方的风险偏好,低价值蓝筹券源偏多以及融券成本普遍高于融资,使得融券在交易机制上是通的,但实操远难于融资。从数据上就能鲜明的看出来,目前沪深两市截止昨日(2021.11.28)融资余额为:8134+9044=17168亿,融券余额为:487.3+827.6=1314.9亿,融资余额是融券余额的13倍!
融资就不一样了,风险几乎全在于投资者,券商借钱给符合条件的客户,客户加杠杆投资,只要不遇到极大的极端风险,券商风险可控。对于券商来说低风险,所以现在部分券商能给客户5%年化的融资成本,真是比以前便宜很多了。特别是近年来,券商本身业务也受到内部和外部双重冲击,融资业务成了很多券商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融券难是难在实操上,不是机制的问题。相比而言融资比较公平,成本低(5%参考)。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券商之间竞争加剧,在服务体验和成本方面持续竞争,未来融资融券办理会更便捷(少数券商已可线上开,像我所了解到的就有国金证券就可以线上开通),融券的实操难也会逐步改善。
总结一下,
占比低的原因
(1)主要原因:券商无券。目前券源90%以上为券商的自营券,该部分相当有限,无法满足融券需求。转融券虽然开展了,但是未开发约定出借、基金作为出借人、展期等业务环节,较为鸡肋,发展较慢。
(2)次要原因1:为防止空头打压,目前我国融券业务卖出交易只能采用限价委托,不能采用市价委托。该限制对空头交易影响较大,减少了融券规模。
(3)次要原因2:投资者交易偏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