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公案》的彭是什么意思?《三侠五义》的侠是什么意思?
《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彭鹏。全书共341回。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前部侧重描写彭公断案,后部则是江湖恩怨。
彭朋,原名定求,表字友仁,世人称其为“彭公”。初为三河县知县,因拿恶霸“左青龙”左奎,而被左青龙的同伙武文华买通御史诬告,致使彭公被革职。后在白马李七侯等人的帮助下,彭公洗清冤屈,又破获十余件大案,升任河南巡抚,代天巡狩,四处访查铲除贪官污吏、盗贼强盗。百姓拥戴,送“剪恶安良”匾,皇帝也更赏识,钦赐上方宝剑。后奉旨西巡。在宁夏,面对蠢蠢欲动、意在反叛的番王,他亲上贺兰山订立合约,轻车简从赴忠臣会,先礼后兵,分化瓦解,最后大破牧羊阵,决战四绝山,终于使十路番王臣服,联姻纳贡,边境清平。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
"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