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和北方的差异,相同点和不同点。
南瘦北胖:身高和体重的差异主要是受环境和食物两个因素的影响,一 般说来,居住在草原、高原、高纬度、气候寒冷地区的并以麦面为主食的人,身材魁梧.而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岛屿和滨海平原地区,从事农耕并以大米为主食的人,身材则较矮小.
南米北面:南甜北咸:我国饮食和口味的突出表现就是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南繁北齐: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三千多公里,两地语音虽有区别,而通话交流思想没有多大困难.在南方,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为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互相听不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相距不过300公里,粤语与潮汕语之间却无法交谈.
南老北孔:南方是无为而治的老子哲学思想主要传播地,北方的齐鲁大地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发源地.
南柔北刚:南柔北刚是反映在地理景观和文化艺术两方面的差异: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风冀北——南北景观差异;南曲如抽丝,北曲如轮枪——南北戏曲差异.
南细北爽:南北两方人生活习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南北两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南方人的精致、细腻与北方人的粗犷、简朴形成鲜明的对比;南细北爽是指,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
南拳北腿:南拳北腿指的是武术的南北差异,南方的拳术和北方的腿功形成强烈对比.
南骗北抢:南骗北抢是犯罪分子行为地理分布特点的真实写照,即南方多发生智力型的案件,北方多发生暴力型的犯罪活动.
南船北马:在交通方式上,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南船北马的区域差异——南方水上交通发达,北方主要靠陆上交通.
南敞北封:由于气候、地貌等条件的差异,南北方园林和建筑风格不同.纵观我国民居屋顶坡度,从南到北逐渐减缓.到了河北一带出现平顶民居.
南方坡大,一可防雨水渗漏,二可隔太阳暴晒.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材料,兼作凉晒作物场地.南方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
北方园林建筑,平缓严谨,粗壮拙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受到资源和区位的影响,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认为南北园林建筑的区别是南敞北封——南方建筑多敞口,北方建筑多封闭, 陈从周教授对此作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前者原出巢居,后者来自穴处.”
南轻北重:我国的工业部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南经北政:南方经济文化活跃,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北方政治活跃,多国营商业. 南下北上:北方政治军事力量八次统一大陆,南方意识形态七次挺进中原.历史上我国经历多次分裂,主要是南北分裂,最后从战略上统一全国的力量大都来自北方,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八次北方军事力量的南下.最近的一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传入东南沿海,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领先地位不断加强.
南风北渐是我国近现代文化流动的基本趋向.
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
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 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1.
比较项目 南方 北方
一月均温 高于0℃ 低于0℃
年均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土地类型 水田 旱地
主要农作物 水稻、甘蔗、油菜 小麦、玉米、甜菜、花生
人们的主食 米饭 面食
建筑风格 人字形”屋顶,多敞口 平顶居多,多封闭、严实
2.
建筑差异:北方保暖效果好,南方通风效果好
饮食差异:北方喜欢吃面,南方喜欢吃米
自然差异:北方寒冷干燥,属落叶阔叶林.南方温热潮湿,属常绿阔叶林.
体质差异: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
性格差异: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
传统交通工具:北方坐车,南方乘船
北方政治与军事比较活跃;南方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
相同点是都是受季风气候影响,都是温带阔叶林。
不同点诗南方是湿润地区,北方是半湿润地区。南方年积温高,北方少。南方降水比北方多,水网密度也比北方大。
版图地理概念中的南方,从中国版图结合气候地理,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多居住在西南和中南地区。
从版图地理和气候地理上的“南方”也是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1908年,原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等角度出发,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秦岭。当代学者多认为,“秦岭—淮河”不单纯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而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
在中国,人文意义上的南方地区常指中国的最南部,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中南部、海南、云南最南部、香港、澳门、台湾和划归上述省区管辖的临近海岛。南方南面包括辽阔的南海和南海诸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相望。西南界线是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界线。
具体大致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福建省、海南省四省三区,及国家划归上述省区管辖的临近海岛,如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白龙尾岛等。这使福建省和台湾省成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两个概念的交迭区。虽然在某些时候,福建省、台湾省名义上被列入华东地区,但闽台两省在文化上,风俗上,血缘和人员移动等方面,倾向于华南板块。尤其是福建省闽中南地区的华侨文化,跟广东省西江流域、东江流域、东翼沿海的华侨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表现特征;国家一般将福建、广东两省共同视为重点侨乡。
行政区划概念中的南方,大致包括西南、东南、中南与港澳台地区,即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与台湾。
按南北方位二分法的中国南方:按南北二分法中国可以从大体上分为中国南方地区和中国北方地区两部分,一般以昆仑山——秦岭——淮河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