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模式
1个回答
2018-06-13
展开全部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认识、理解、鉴赏音乐的课程。因此较之小学、初中的音乐课模式,感性的东西减少,而理性的东西增多了。因此,高中音乐课相对变得内容深广、而形式变得单调了。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欣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笔者以为,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音乐作品的欣赏任务,除了掌握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教学准备和实施过程,尽力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能力,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一、教师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为多数音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常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部结构复杂,意蕴深刻,有一定份量的作品。欣赏时,可运用讲授法,讲述作品标题的由来,讲解变奏曲式及主题音乐等。这些内容都将对学生理解把握整部作品起到引导、启发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他们欣赏作品做好了心理和基础知识上的准备,许多难点要点在欣赏中也会迎刃而解。其他如欣赏交响乐、管弦乐等,也应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欣赏的基本知识。如对交响乐队的乐器、编制及位置编排和曲式结构都要有一个大概了解。若叙述和描绘教学内容时,语言生动形象或穿插一些与讲授内容有关的趣闻,更能增添教学效果,这须依赖于教师平时就做个有心人,有意识的阅读和积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